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师行初不犯秋毫,坐缚凶渠泚与滔全文

师行初不犯秋毫,坐缚凶渠泚与滔

出处:《次韵茂通喜雨
宋 · 陈渊
师行初不犯秋毫,坐缚凶渠泚与滔
和气自应回岁旱,丰年当复验秋高。
横流是处通飞鹢,归佩何时脱孟劳。
要广江南千里润,须令天下入甄陶。

鉴赏

这首诗《次韵茂通喜雨》由宋代诗人陈渊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喜雨之景,表达了对雨水带来的丰收与滋润的喜悦之情。

首联“师行初不犯秋毫,坐缚凶渠泚与滔”,以师行不犯秋毫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雨水的柔和与不伤害之意;同时,“坐缚凶渠泚与滔”则暗示雨水能够平息纷扰,带来安宁,暗含了雨水对于社会秩序的正面影响。

颔联“和气自应回岁旱,丰年当复验秋高”,进一步阐述了雨水对于缓解旱情、预示丰年的意义。和煦的雨水如同温暖的空气,能化解干旱,为大地带来生机,预示着未来的丰收景象。

颈联“横流是处通飞鹢,归佩何时脱孟劳”,描绘了雨水滋润万物的场景,无论是河流还是湖泊,都因雨水而更加生机勃勃。同时,也借“归佩何时脱孟劳”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雨水能够解除劳苦、带来解脱的美好愿望。

尾联“要广江南千里润,须令天下入甄陶”,则将目光放得更为广阔,不仅希望江南地区得到充分的滋润,更期待雨水能够惠及全国,如同陶冶人心,使整个国家充满生机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雨水的赞美,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也寄托了对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