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登楼望南山,山峰如髻丫全文

登楼望南山,山峰如髻丫

出处:《古辞四首
元末明初 · 宋濂
步月空阶下,蟋蝍迫人啼。
急扶邛竹杖,越过画楼西。
登楼望南山,山峰如髻丫
西头云起处,定自故人家。
谁家采莲女,面如白玉盘。
相对悄无语,风吹荷叶翻。
晓行秋川上,无柰秋色何。
芙蓉难堪折,却愁零露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下漫步的情景,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首句“步月空阶下”,简洁地勾勒出月光洒在空旷台阶上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蟋蟀迫人啼”一句,通过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夜深人静时,蟋蟀的叫声似乎在催促着什么,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情感色彩。

“急扶邛竹杖,越过画楼西”两句,诗人以自己的行动,进一步深化了夜晚的孤独与探索感。邛竹杖的使用,不仅体现了环境的艰苦,也暗示了诗人的坚韧不拔。越过画楼西,既是对空间的描述,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超越。

“登楼望南山,山峰如髻丫”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景图,山峰如同女子的发髻,形象生动,富有诗意。接下来,“西头云起处,定自故人家”则将视线引向远方,暗示了诗人对过去或理想中家园的怀念与向往。

“谁家采莲女,面如白玉盘”一句,诗人通过对比,赞美了采莲女的美貌,同时也隐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面对这样的美丽场景,诗人“相对悄无语”,表现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风吹荷叶翻动,更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最后,“晓行秋川上,无柰秋色何”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感慨,虽然秋天带来了凉意,但诗人并未感到无奈,而是享受其中。“芙蓉难堪折,却愁零露多”则以芙蓉花为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思考,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感悟。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