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连虑忘返,岂徒玩芳新
出处:《次韵吕芳卿春游》
宋末元初 · 于石
春光美于酒,我得醉其淳。
春情浩于海,我得涉其滨。
人生贵适意,何须苦悲颦。
轩轩远游志,恨不穷入垠。
流连虑忘返,岂徒玩芳新。
游子多愒日,志士惟竞辰。
二者孰得失,谁能究其因。
俯仰天壤间,何轻用此身。
骄惰由放逸,美好出艰辛。
此日何足惜,我思古之人。
春情浩于海,我得涉其滨。
人生贵适意,何须苦悲颦。
轩轩远游志,恨不穷入垠。
流连虑忘返,岂徒玩芳新。
游子多愒日,志士惟竞辰。
二者孰得失,谁能究其因。
俯仰天壤间,何轻用此身。
骄惰由放逸,美好出艰辛。
此日何足惜,我思古之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春光:春天的景色。淳:醇厚。
春情:春天的情感。
滨:岸边。
适意:心情舒畅。
悲颦:愁眉苦脸。
轩轩:远大的。
垠:边际。
流连:沉迷。
芳新:新鲜事物。
愒日:虚度光阴。
竞辰:争朝夕。
二者:两者。
俯仰:在天地之间。
骄惰:骄傲与懒惰。
放逸:放纵。
美好:美好的事物。
古之人:古人。
翻译
春天的景色胜过醇酒,我沉醉在它的淳厚之中。春天的情感深如大海,我渴望漫步在其岸边。
人生贵在心情舒畅,何必总是愁眉苦脸。
我胸怀远大的游历志向,只遗憾不能穷尽边际。
沉迷美景不愿离去,岂止是为了欣赏新鲜事物。
游子常常虚度光阴,而有志之士只争朝夕。
这两者之间的得失,谁能真正探究原因。
在天地之间俯仰,怎能轻易挥霍此生。
骄傲与懒惰源于放纵,美好的事物往往来自艰难。
今日的美好时光有何值得惋惜,我思考古人是如何度过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的游乐之情,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态度和自由生活理念的追求。开篇“春光美于酒,我得醉其淳”两句,通过将春天的美好比喻为美酒,表明诗人愿意沉浸在这份美好的感觉中,不愿醒来。紧接着,“春情浩于海,我得涉其滨”则进一步强调了春日的情怀广大如海洋,自己愿意深入其中体验。
“人生贵适意,何须苦悲颦”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哲学,即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美好时刻,不必为那些不必要的烦恼而感到悲哀。接着,“轩轩远游志,恨不穷入垠”展示了诗人对远行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向往之情。
“流连虑忘返,岂徒玩芳新”则是说在这美好的春光中,即使是流连忘返,也不过是在享受这份新鲜和美好。接下来的“游子多愒日,志士惟竞辰”表明了诗人对时间的珍视,无论是旅途中的游子还是有抱负的志士,都应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二者孰得失,谁能究其因”则是在反思这两种生活态度孰得孰失,以及这种差异的原因。最后,“俯仰天壤间,何轻用此身”强调了人生短暂,应珍惜每一个当下,不要轻易浪费生命。而“骄惰由放逸,美好出艰辛”则是说骄傲和懒惰往往来源于放纵自我,而真正的美好总是伴随着努力和挑战。
最后,“此日何足惜,我思古之人”表达了诗人在今日的愉悦中,反而去思念那些古代的人物,他们或许也曾有过类似的生活体验。这不仅是一种对历史人物的情感寄托,也是对当前美好时光的一种珍惜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