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独感今宵上弦月,桂梢分露滴纱巾全文

独感今宵上弦月,桂梢分露滴纱巾

宋 · 杨万里
火云散作郁金云,檐际移床偃病身。
古井石崖新汲水,花洲苔砌荡晴尘。
风才小动即停吹,竹自不凉那及人。
独感今宵上弦月,桂梢分露滴纱巾

注释

火云:炽热的云。
郁金云:深紫色的云。
檐际:屋檐边。
偃病身:卧病的身体。
古井:古老的水井。
石崖:有石头的悬崖。
新汲水:新打的水。
花洲:长满花草的小洲。
苔砌:长满苔藓的台阶。
风才小动:微风刚刚开始吹拂。
停吹:停止吹动。
竹自不凉:竹子本身并不觉得凉爽。
那及人:怎能比得上人的感觉。
独感:独自感受。
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月亮。
桂梢:桂花树梢。
分露滴纱巾:桂花露珠滴落下来,打湿了纱巾。

翻译

火红的云彩消散后化为深紫色,我将床移到屋檐下以避开病体。
在古老的井旁,新打的水从石崖涌出,清洗着带有苔藓的花洲,驱散了晴天的尘埃。
微风刚起就停止吹拂,竹林虽然本身不会感到清凉,却不及人能感受到凉意。
独自感受今夜的上弦月,桂花树梢挂着露珠,悄然滴落在我的纱巾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杨万里创作的,名为《七夕后一夜月中露坐二首·其一》。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精炼,是对夜晚独坐赏月景象的一种描绘。

“火云散作郁金云”一句,通过火云散去,天际现出浓郁的金色云朵来形容夜空的奇丽。接着“檐际移床偃病身”则写出了诗人因身体不适,将卧榻移至屋檐下,以便观赏外面美景的情境。

第三句“古井石崖新汲水,花洲苔砌荡晴尘”,通过对古老井边石崖间汲取清新的水声,以及花洲上的苔藓覆盖与扫去尘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

“风才小动即停吹”一句,捕捉到了微风轻拂过来的瞬间,而后又停止了,显得格外温柔。紧接着,“竹自不凉那及人”则是说竹子本身就带着自然的清凉,不需他物来增加其清新。

最后两句“独感今宵上弦月,桂梢分露滴纱巾”,诗人独自感受这夜晚明亮的弯月,以及桂树枝头挂满了露珠,像是轻纱巾一般细腻。这里的“上弦月”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夜空中那轮弯弓的明月,而“分露滴纱巾”的比喻,则突出了桂树在月光下被滋润后的清新模样。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月色、自然声音和气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自赏月时的心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