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代文章睹典型,鸡林重译购题铭
明 · 胡应麟
八代文章睹典型,鸡林重译购题铭。
无劳大泽誇云梦,久识钧天奏洞庭。
禹庙冠裳回百吏,胥台樯橹压千灵。
精庐四百湖堤上,烂漫新诗勒翠屏。
无劳大泽誇云梦,久识钧天奏洞庭。
禹庙冠裳回百吏,胥台樯橹压千灵。
精庐四百湖堤上,烂漫新诗勒翠屏。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为李本宁廉访入武林时赠送的手书新历而作的回赠之作。诗中既表达了对李本宁才华与品德的赞赏,也展现了对杭州武林美景的描绘和赞美。
首联“八代文章睹典型,鸡林重译购题铭”赞颂了李本宁的文章才华,如同古代八代文人的典范,连遥远的鸡林(朝鲜半岛)都愿意重金购买他的题铭作品,凸显了其文采斐然,影响深远。
颔联“无劳大泽誇云梦,久识钧天奏洞庭”运用典故,以大泽、云梦、钧天、洞庭等自然景观象征李本宁的才华横溢,无需夸耀,自能感召四方,犹如音乐在天空中回荡,洞庭湖水为之动容。
颈联“禹庙冠裳回百吏,胥台樯橹压千灵”进一步描绘了李本宁的影响力,如同禹庙中的庄严仪式,吸引百官参与;胥台上的船只,仿佛压倒千军万马,形象地展示了李本宁在社会中的崇高地位和广泛影响。
尾联“精庐四百湖堤上,烂漫新诗勒翠屏”则将场景转向自然风光,描述了李本宁在湖堤上创作的新诗,如同翠绿的屏风上绽放的花朵,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增添了文化的韵味。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既表达了对李本宁个人才华的极高评价,也展现了对杭州武林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