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子湾下百尺船,杞人楚人相杂牵
出处:《庙子湾下作》
宋 · 梅尧臣
庙子湾下百尺船,杞人楚人相杂牵。
水底老蜃倚以怪,树头挂纸吹作钱。
江蛟海鹍千万里,轩风簸日蛮岛边。
长安旧去天尺五,此在大梁眉睫前。
高冠长剑乃不畏,沙雨夜起喷腥涎。
水底老蜃倚以怪,树头挂纸吹作钱。
江蛟海鹍千万里,轩风簸日蛮岛边。
长安旧去天尺五,此在大梁眉睫前。
高冠长剑乃不畏,沙雨夜起喷腥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庙子湾:地名。百尺船:很大很长的船。
杞人:古代虚构的忧虑天会塌下的国人。
楚人:古代楚国的人。
杂牵:混杂拉纤。
老蜃:海市蜃楼中的老蜃虾。
怪:奇特形状。
纸:古代用来写字的材料。
吹作钱:被风吹得像钱一样飞舞。
江蛟:江中的蛟龙。
海鹍:海上的大鹏。
蛮岛:偏远的岛屿。
长安:古都长安。
天尺五:形容极远的距离。
大梁:古都开封。
高冠长剑:形容人物装备。
不畏:无所畏惧。
沙雨:沙漠中的风暴。
腥涎:带有腥味的口水。
翻译
庙子湾下停泊着一艘百尺长的大船,杞国和楚国的人混杂在一起拉纤。水底的老蜃虾形状奇特,树梢上挂着的纸被风吹得像钱币一样飞舞。
江中的蛟龙和海上的大鹏跨越千里,强风在蛮荒岛屿边翻卷着太阳。
从长安往东去有天那么远,而这里距离大梁近在眼前。
即使戴着高高的帽子,手持长剑的人也不惧怕,夜晚沙尘暴中它们喷出腥臭的唾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庙子湾下的奇特景象,诗人梅尧臣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江边的异国情调和神秘气氛。"百尺船"形象地写出船只的规模,"杞人楚人相杂牵"则暗示着不同地域的人们在此聚集。"水底老蜃倚以怪"运用神话元素,描述水中的蜃气楼幻象,"树头挂纸吹作钱"则富有想象力,将风吹纸片比作风筝或纸币,增添了趣味性。
"江蛟海鹍千万里"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阔,"轩风簸日蛮岛边"则描绘出强劲的风力和遥远的海岛。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将读者带入一个遥远而奇异的世界。接下来,诗人以长安和大梁(今河南开封)的距离对比,强调眼前景象的临近感,"此在大梁眉睫前"。
最后两句"高冠长剑乃不畏,沙雨夜起喷腥涎",诗人借勇士的形象,表达即使面对未知的危险,也无所畏惧,暗含对自然力量的挑战和对生活的坚韧态度。整体上,这首诗富有想象力,语言生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观察力和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