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十年去京国,高卧西山陲全文

十年去京国,高卧西山陲

出处:《次韵答颐庵
明 · 杨士奇
十年去京国,高卧西山陲
天趣常自得,他人安足知。
竹馆鸣琴处,河塘坐钓时。
劳心尘事者,何日赴幽期。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次韵答颐庵(其一)》。诗人以十年远离京城,隐居于西山之侧的自我形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追求。首句“十年去京国,高卧西山陲”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淡泊。接下来的“天趣常自得,他人安足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到见解和内心深处的满足感,暗示了这种体验并非外人所能轻易理解或感受。

“竹馆鸣琴处,河塘坐钓时”描绘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场景,竹馆中弹琴,河塘边垂钓,这些画面充满了诗意与和谐,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最后,“劳心尘事者,何日赴幽期”则表达了对那些为尘世琐事劳心劳力的人们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诗人渴望与自然更深层次连接的愿望,希望有一天能真正地融入这幽静的世界,远离尘嚣,享受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超然物外生活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精神世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