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方驻隙驹,辟谷起黄独
宋 · 朱翌
南来不赢粮,随身一竿竹。
四年钓曹溪,溪水香可掬。
求方驻隙驹,辟谷起黄独。
五十止欠一,何地可归宿。
今晨祖师前,一掷杯珓卜。
去以六月息,来期七日复。
往事一局棋,信手不必覆。
吾生行休矣,自此生处熟。
四年钓曹溪,溪水香可掬。
求方驻隙驹,辟谷起黄独。
五十止欠一,何地可归宿。
今晨祖师前,一掷杯珓卜。
去以六月息,来期七日复。
往事一局棋,信手不必覆。
吾生行休矣,自此生处熟。
注释
南来:从南方来。赢粮:携带粮食。
竿竹:竹杖。
曹溪:地名,指广东韶关的北江支流。
驻隙驹:留住时间。
辟谷:不吃五谷。
黄独:一种植物。
祖师:宗教中的先知或导师。
六月息:六月的清风。
七日复:七日后回归。
往事:过去的事情。
覆:重来,翻转。
行休:结束。
生处熟:熟悉的地方。
翻译
从南方而来,不带粮食,只携一根竹杖。在曹溪边垂钓四年,溪水清甜,可以直接捧饮。
试图留住时间,尝试不吃五谷,只食黄独这种植物。
如今只剩五十岁,还差一年就满,何处才是归宿。
今日在祖师面前,用杯筊占卜未来。
决定离开,乘着六月的清风,回归之期定在七日后。
过去的岁月如棋局,随意落子,无需重来。
我的人生即将结束,从此以后,熟悉的地方成了归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朱翌的作品,标题为《岁乙丑余年四十有九矣因诵太白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之句次其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某种期待和希望。
首先,"南来不赢粮,随身一竿竹",诗人以自谦的口吻讲述自己南归之行,不图财物,只携带着一支竹竿。这里“竹”不仅是实用之物,也象征了诗人的清高节操和淡泊名利。
接着,"四年钓曹溪,溪水香可掬",表明诗人曾在曹溪居住了四年,溪水清甜,甚至可以捞取。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然后,"求方驻隙驹,辟谷起黄独"一句,诗人在寻找栖身之所,并且希望能找到一片净土,以黄豆为食,这里体现了诗人的隐居愿望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紧接着,"五十止欠一,何地可归宿",诗人自述己年将近半百,却还未有定所,心中充满了对归宿的渴望和不确定感。
在"今晨祖师前,一掷杯珓卜。去以六月息,来期七日复"这几句中,诗人似乎是在进行一场象征性的棋局,或许是命运的较量。他以祖师为对手,以酒杯作为筹码,决定了离去与归来的日期,这既可理解为对生活安排的一种比喻,也可能是对命运无常的一种体验。
最后,"往事一局棋,信手不必覆。吾生行休矣,自此生处熟",诗人以棋局作比,表达了他对于过去经历的总结和接受,以及面向未来生活的态度。他信任自己的选择,不再回头,也意味着他对生活已经有了一种豁然。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