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尽榆钱飘尽絮,春也零星
出处:《浪淘沙四首》
清 · 项鸿祚
兰烬黦湘屏,蛛网帘钉。
林莺捎落护花铃。
撒尽榆钱飘尽絮,春也零星。
月又上窗棂,风又泠泠。
坠欢如梦不曾醒。
只有乌龙眠自在,绿草闲庭。
林莺捎落护花铃。
撒尽榆钱飘尽絮,春也零星。
月又上窗棂,风又泠泠。
坠欢如梦不曾醒。
只有乌龙眠自在,绿草闲庭。
鉴赏
这首《浪淘沙四首(其三)》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黄昏时分,室内室外景致交织的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宁静之美。
首句“兰烬黦湘屏,蛛网帘钉”,以“兰烬”形容烛光微弱,映照在“湘屏”上,屏风因岁月而显得有些暗淡,而“蛛网帘钉”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环境的静寂。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物象描写,营造出一种时间停滞、空间凝固的氛围。
接着,“林莺捎落护花铃,撒尽榆钱飘尽絮”,将视线从室内转向室外,描绘了春天特有的景象:林间的黄莺掠过,似乎在轻触那些保护花朵的铃铛;榆钱随风飘落,柳絮漫天飞舞。这些自然界的生动场景,不仅展现了季节更迭的美丽,也蕴含着时光易逝的感慨。
“春也零星”一句,是对前文景象的总结,同时也表达了对春日短暂、美好易逝的惋惜之情。
“月又上窗棂,风又泠泠”,随着夜幕的降临,月亮悄悄爬上窗户,带来一丝凉意。这句不仅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夜晚的深沉。
“坠欢如梦不曾醒,只有乌龙眠自在,绿草闲庭。”最后几句,诗人将思绪拉回室内,以“坠欢如梦”形容往昔欢乐已如梦境般遥远,难以触及。而“乌龙眠自在,绿草闲庭”则描绘了一幅乌龙在绿草间自由休息的画面,与前文的忧郁形成对比,暗示着即使在孤独与寂静中,生命依然有着属于自己的节奏与自由。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以及在孤独中寻找内心平静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