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醉逃禅浑亦得,已公兰若是西邻
明 · 王世贞
莫嫌张廌解辞宾,有例何曾问主人。
客比七贤差恨少,侯同千亩未言贫。
琮琤别写风中韵,峭茜平添雨后神。
但醉逃禅浑亦得,已公兰若是西邻。
客比七贤差恨少,侯同千亩未言贫。
琮琤别写风中韵,峭茜平添雨后神。
但醉逃禅浑亦得,已公兰若是西邻。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汤比部詹内翰邀同少司徒方公游徐公子万竹园时主人以疾不见》。全诗通过描绘与友人共游竹园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首联“莫嫌张廌解辞宾,有例何曾问主人”以张廌辞宾之事为引,暗含了诗人对于朋友邀请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礼节的尊重,即即使有辞宾之举,也应遵循一定的礼法,不轻易打扰主人。
颔联“客比七贤差恨少,侯同千亩未言贫”将友人聚会与古代名士七贤相比较,虽人数不及,但依然充满雅兴。同时,以“侯同千亩未言贫”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物质贫乏的淡然态度,强调精神上的富足和友谊的价值。
颈联“琮琤别写风中韵,峭茜平添雨后神”运用比喻手法,生动描绘了竹园中的自然景象。琮琤之声仿佛在风中吟唱,峭壁与竹林在雨后更显精神,诗人借此赞美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
尾联“但醉逃禅浑亦得,已公兰若是西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从其中获得心灵的慰藉和解脱,如同遁入禅境一般。最后,以“已公兰若是西邻”点明了地点,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的关系亲近,如同邻居一般,日常生活中相互陪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美景以及生活态度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追求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