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时有古人,能如公弃官
相隔五十春,一旦还相依。
康叔视金龟,解去如粪土。
徒步入峣关,金州取其母。
古人亦有此,比之康叔难。
几时有古人,能如公弃官。
玉莲仙宇中,相会谈此事。
使我发惊叹,达晓不能寐。
借问侍安舆,辇下何时过。
我欲率诸君,扶服诣门贺。
注释
蟠桃:神话中的仙果。五十春:很长时间。
康叔:周朝诸侯。
金龟:古代贵重饰品。
粪土:比喻极不值钱。
峣关:古代关隘。
金州:地名,可能指作者故乡。
古人:古代贤人。
弃官:辞去官职。
玉莲仙宇:仙境般的宫殿。
侍安舆:侍从乘坐的车辆。
辇下:京都。
翻译
蟠桃熟透在枝头,蟠桃花瓣已飘飞。相隔五十个春天,忽然又相依偎。
康叔看待金钱,视若粪土般轻贱。
徒步穿越峣关,只为金州寻母。
古人也有这般,但比康叔更难。
何时再有古人,能像您那样弃官。
在那玉莲仙宇中,共论此事真奇特。
此事让我惊叹,直至天明也无法入眠。
请问侍卫车驾,京城何时能经过。
我愿带领众人,恭敬前往祝贺您的归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家庭团聚场景,诗中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朱康叔弃官求母行为的赞美。开篇两句“蟠桃实在枝,蟠桃花已飞”设置了一种生长与凋零并存的意象,为后文的情感积累做铺垫。
接着,“相隔五十春,一旦还相依”表达了久别重逢的喜悦和珍贵。这里的“五十春”虽是夸张之词,但强调了时间的长久和分离的艰辛,突出了团聚时刻的难得与宝贵。
“康叔视金龟,解去如粪土”则通过对比手法,将朱康叔弃官求母的行为与古人重视官职、财富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诗人对朱康叔选择家庭的赞赏。
“徒步入峣关,金州取其母”具体描绘了朱康叔不畏艰险,只为寻找母亲而踏上千里之行的情景。这里,“徒步”二字传达了一种坚定和无畏的心态。
“古人亦有此,比之康叔难”则进一步强调,虽然历史上也有弃官归隐的例子,但朱康叔这样的行为在诗人看来是尤为难能可贵的。
“几时有古人,能如公弃官”这句通过设问的形式,再次表达了对朱康叔选择的敬佩。这里,“几时”二字传递了一种期待与希望,同时也强化了诗中赞美的情感。
“玉莲仙宇中,相会谈此事”则转向了诗人和朱康叔在华清宫的相聚情景,通过对话的形式分享这段经历。这里,“玉莲仙宇”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使我发惊叹,达晓不能寐”表达了诗人对于朱康叔行为的钦佩和感动,以及这种情感对其产生的深刻影响,甚至到了无法入睡的地步。
最后,“借问侍安舆,辇下何时过。我欲率诸君,扶服诣门贺”则展现了诗人对朱康叔一家团聚的喜悦,以及希望能亲自参与庆祝的愿望。这里,“侍安舆”和“扶服诣门贺”都体现了一种诚挚和恭敬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赞美了朱康叔弃官求母的崇高行为,并在华清宫相聚时刻表达了深切的钦佩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