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不厌屠苏小,世界曾将一粟包
出处:《赠僧粟庵》
元 · 尹廷高
高人不厌屠苏小,世界曾将一粟包。
旧衲每于闲日补,定钟常带暮烟敲。
苔当石缝缄虫穴,藤上林梢结鸟巢。
不是逃名湖海客,谁家物外结清交。
旧衲每于闲日补,定钟常带暮烟敲。
苔当石缝缄虫穴,藤上林梢结鸟巢。
不是逃名湖海客,谁家物外结清交。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尹廷高的《赠僧粟庵》,通过对僧人的日常生活和居所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僧人超然物外的境界和高尚品格。首句“高人不厌屠苏小”,赞美僧人即使生活简朴,也能从中找到满足,对屠苏这样的寻常之物也能欣赏其细微之美。次句“世界曾将一粟包”进一步强调僧人的生活态度,即使面对世界的纷繁复杂,也能在微小的事物中找到生活的真谛。
第三句“旧衲每于闲日补”,写僧人在闲暇时光修补破旧的僧袍,体现了他的勤俭和对修行的专注。第四句“定钟常带暮烟敲”,描绘出僧人按时敲响暮钟的场景,象征着生活的规律和内心的宁静。
第五、六句“苔当石缝缄虫穴,藤上林梢结鸟巢”,通过自然景象,描绘出僧人生活环境的静谧与和谐,虫穴藤巢都与僧人的生活融为一体,展现出僧人与自然的亲近关系。
最后一句“不是逃名湖海客,谁家物外结清交”,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僧人淡泊名利、超脱尘世的敬佩,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世俗之外结下真正的清净友谊。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既赞扬了僧人的生活态度,也寓含了诗人对超凡人格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