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老闲居味更深,此身随世任浮沉
出处:《次韵姜应明黄檗山中见寄》
宋 · 苏辙
垂老闲居味更深,此身随世任浮沉。
北窗未厌曲肱卧,西洛能传拥鼻吟。
疋马徬徨犹寄食,敝裘安乐信无心。
我今漂泊还相似,同愧高僧支道林。
北窗未厌曲肱卧,西洛能传拥鼻吟。
疋马徬徨犹寄食,敝裘安乐信无心。
我今漂泊还相似,同愧高僧支道林。
注释
垂老:年迈。闲居:清闲生活。
味更深:更觉滋味。
随世:随波逐流。
北窗:北边的窗户。
曲肱:抱臂。
西洛:古代洛阳,这里指学问渊源。
拥鼻吟:深思吟诵。
疋马:单身匹马。
徬徨:徘徊,流浪。
寄食:依赖他人接济。
敝裘:破旧的皮衣。
无心:无法安心。
漂泊:流浪。
支道林:东晋高僧,以清贫著称。
翻译
年迈之人更享受清闲时光,任凭人生起伏不定。即使在北窗下,我也不厌倦抱臂而眠,西洛的学问能让我沉浸于深思吟诵。
独自一人,四处漂泊,只能依靠他人接济,破旧的皮衣也无法带来内心的安宁。
如今的我流浪在外,境况与高僧支道林相似,都感到惭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题为《次韵姜应明黄檗山中见寄》。诗中表达了诗人晚年闲居的深沉感受和对人生的淡然态度。首句“垂老闲居味更深”,描绘了诗人年事已高,享受着宁静的晚年生活,感受到岁月沉淀后的滋味。第二句“此身随世任浮沉”,流露出诗人看淡世事,任凭命运起伏的态度。
接下来,“北窗未厌曲肱卧”写诗人满足于简朴的生活,即使在北窗下独自一人,也能安然入睡,享受曲肱而枕的乐趣。“西洛能传拥鼻吟”则借古人之典故,表达自己在黄檗山中也能品味诗歌,沉浸于文学的意境之中。
“疋马徬徨犹寄食,敝裘安乐信无心”两句,诗人以匹马流浪、衣衫破旧的形象自比,虽然处境艰难,但仍能以安贫乐道的心态面对,没有追求世俗的欲望。
最后,诗人以“我今漂泊还相似,同愧高僧支道林”作结,感叹自己与高僧支道林一样,虽身处漂泊之中,但内心保持着超脱与清静,为自己未能像高僧那样达到心灵的宁静而感到惭愧。
整首诗通过个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