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吟有造化,我唱无生灭
出处:《午睡玛瑙起赴寿星浴》
宋 · 陈俞
达人心镜明,直道略委折。
重来犬不惊,到家蝉声咽。
君吟有造化,我唱无生灭。
法界即大都,山川几回别。
重来犬不惊,到家蝉声咽。
君吟有造化,我唱无生灭。
法界即大都,山川几回别。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心镜:比喻人的心境清澈如镜。略委折:稍微有些曲折,形容道路并非笔直。
犬不惊:狗对来访者不再感到惊恐。
蝉声咽:蝉鸣声因情绪变化而变得低沉。
造化:指大自然的创造力或诗中的生动意境。
无生灭:指诗歌中没有生死的永恒感觉。
法界:佛法世界,佛教术语,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总称。
大都:大都市,这里比喻佛法世界的广大。
几回别:多次分别,暗示山河景色的变化。
翻译
通达之人的心境如明镜,正直的道路略有曲折。再次来访,连狗也不再惊慌,到家时蝉鸣声低沉。
你吟诵诗歌充满生命力,我歌唱时感觉没有生死的变化。
佛法世界即是大都市,山河景色经历了多次变迁。
鉴赏
这首诗名为《午睡玛瑙起赴寿星浴》,是宋代诗人陈俞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的感悟。"达人心镜明,直道略委折",意指通达之人的心境如明镜般清澈,面对世事虽略有曲折,但内心坦荡。"重来犬不惊,到家蝉声咽",描绘了诗人再次归来时,连家中的犬和蝉都感到平静,蝉鸣声也显得低沉,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君吟有造化,我唱无生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吟咏,感受自然之妙,超越生死的界限。"法界即大都,山川几回别",进一步深化了对宇宙法则和世间万物变化的理解,认为法界(佛法世界)与现实世界并无本质区别,山川变换之间蕴含着永恒的真理。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哲理,借日常景象抒发诗人对生活的洞察和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自然、追求内心的修养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