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仍逢乱,安排赖佛书
出处:《光启三年人日逢鹿》
唐 · 司空图
浮世仍逢乱,安排赖佛书。
劳生中寿少,抱疾上升疏。
日暖人逢鹿,园荒雪带锄。
知非今又过,蘧瑗最怜渠。
劳生中寿少,抱疾上升疏。
日暖人逢鹿,园荒雪带锄。
知非今又过,蘧瑗最怜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浮世:动荡不安的世界。乱:混乱。
安排:寄托心灵。
赖:依赖。
佛书:佛教经典。
劳生:辛勤劳苦的生活。
中寿:寿命一般的人。
少:稀少。
抱疾:生病。
上升疏:远离世俗,专心修道。
日暖:阳光温暖的日子。
人逢鹿:人们偶遇鹿。
园荒:花园荒芜。
雪带锄:雪地上留有锄头的痕迹。
知非:知道自己的错误。
今又过:又过了一年。
蘧瑗:古代贤人,此处借指时光荏苒。
最怜渠:最为怜惜他(蘧瑗)的时间流逝。
翻译
在这纷乱的世间,依靠佛书才能心安。辛劳一生的人很少能长寿,抱病修道更是疏离红尘。
阳光明媚时人们偶遇鹿群,荒芜的园子里还留有雪地上的锄痕。
明知过错却又度过一年,蘧瑗(古人名,此处指代年华易逝)最让人怜惜他的岁月流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自然的意境。"浮世仍逢乱,安排赖佛书"表达了诗人对纷扰世事的无奈和对精神寄托的渴望,将希望寄托于佛法或道德上的修养。"劳生中寿少,抱疾上升疏"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短暂、身患疾病的感慨,以及心向往佛地,求得超脱之意。
"日暖人逢鹿,园荒雪带锄"中的“逢鹿”可能暗指《庄子》中的故事,表达了诗人与世隔绝的隐士生活和对自然界的亲近感受。"知非今又过,蘧瑗最怜渠"则是说时间流逝不息,对于过去的过错或美好时光充满了留恋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世俗与超脱的对照,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精神寄托的追求。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唐代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