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路长在,无因更此行
出处:《哭造微禅师》
唐 · 林宽
神迁不火葬,新塔露疏柽。
是物皆磨灭,唯师出死生。
虚堂散钓叟,怪木哭山精。
林下路长在,无因更此行。
是物皆磨灭,唯师出死生。
虚堂散钓叟,怪木哭山精。
林下路长在,无因更此行。
拼音版原文
翻译
神灵迁移不再火葬,新建的塔尖露出稀疏的柽柳。世间万物终将消亡,唯有佛法能超脱生死。
空荡的堂屋只有垂钓的老者,奇异的树木仿佛在为山精哭泣。
林间小路依然存在,却无缘再次踏上这旅程。
注释
神迁:指神灵或信仰的转移。火葬:古代的一种丧葬方式。
新塔:新建的佛塔。
疏柽:稀疏的柽柳树。
是物:世间万物。
磨灭:消失、毁灭。
唯师:只有佛法。
出死生:超越生死,指佛教中的解脱。
虚堂:空荡的堂屋。
散钓叟:独自行走的垂钓老人。
怪木:奇特的树木。
哭山精:仿佛在为山精哀悼。
林下:林间。
路长在:道路依旧存在。
无因:没有机会。
更此行:再次踏上这条路。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林宽的《哭造微禅师》,通过对逝者的追忆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死者生前德行的尊崇以及对佛法的信仰。
"神迁不火葬,新塔露疏柽。" 这两句表达了对逝者遗体处理方式的描述,不焚烧而是土葬,新建的塔中已有苔藓开始覆盖,这是自然界时间流逝的一种象征。
"是物皆磨灭,唯师出死生。" 这两句抒发了对万事皆空、无常观念的感慨,只有禅师的教诲和精神能够超越生死,永恒不变。
"虚堂散钓叟,怪木哭山精。"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凄清幽邃的景象,空旷的殿堂中可能还有禅师遗留的物品,而奇形怪状的树木仿佛在为山中的神灵哭泣。
"林下路长在,无因更此行。"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逝者常游之地的怀念,虽然逝者已去,但路仍旧在,似乎在等待着逝者的再次踏足,而诗人也许会再次沿着这条路走过去,以此来寄托哀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禅师生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不朽精神的赞美,以及个人对于生命无常、佛法超脱世俗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