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秋山晚苍苍,引兴白云际全文

秋山晚苍苍,引兴白云际

明 · 林鸿
秋山晚苍苍,引兴白云际
方闻出谷钟,未返沿源骑。
跻攀霁心目,始到三摩地。
苔色阴际寒,松声静中细。
空僧此岩栖,心寂迹如寄。
经诵有时閒,了了见山翠。
抱琴者谁子,夙性贪幽致。
云卧复何为,冰弦写秋意。
西峰倏含景,石榻又假寐。
身寄孤鹤巢,梦如幽兰气。
夜分气候白,隐隐月初至。
阳涧澹空明,阴林破深邃。
久怀缁锡邻,颇与云山契。
章甫如可投,期君访灵异。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鸿的《同王六入西山寻白云僧》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游历西山,寻访白云深处僧人的画面。首句“秋山晚苍苍”展现出山色在秋日黄昏时分的深沉与宁静,引人遐想。接着,“引兴白云际”表达了诗人被这美景激发的兴致,欲追寻那白云缭绕的僧人踪迹。

“方闻出谷钟,未返沿源骑”描绘了他们听到山谷中的钟声,正准备返回源头继续骑行的场景。随后,诗人通过“跻攀霁心目,始到三摩地”描述了登山的过程,心境如晴空般清澈,仿佛已达禅定之境。

“苔色阴际寒,松声静中细”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寂静与清冷,凸显出僧人的隐居生活。诗人感叹“空僧此岩栖,心寂迹如寄”,表达对僧人超然物外生活的敬仰。

“经诵有时闲,了了见山翠”写僧人诵经的闲暇时光,以及他们对山色的深深欣赏。接下来,诗人借“抱琴者谁子,夙性贪幽致”暗示自己也向往这样的隐逸生活,以琴声传达秋意。

“西峰倏含景,石榻又假寐”描绘了他们在西峰稍作休息,月光悄然洒落的景象,诗人仿佛融入了自然与梦境之中。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僧侣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山林的契合,期待能有机会深入体验这种生活。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