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敢同蒙上赐,花前绝胜倩人扶
出处:《孟云赠杖以诗酬之》
明 · 殷奎
一枝灵寿落吾手,布褐纶巾便不孤。
林下敢同蒙上赐,花前绝胜倩人扶。
朱藤未见来南诏,斑竹徒闻赠洛都。
支离病骨君能念,消得儿童唤老夫。
林下敢同蒙上赐,花前绝胜倩人扶。
朱藤未见来南诏,斑竹徒闻赠洛都。
支离病骨君能念,消得儿童唤老夫。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殷奎对友人孟云赠杖的回赠之作,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一枝灵寿落吾手,布褐纶巾便不孤”,开篇即以“灵寿”这一象征长寿与吉祥的杖为引子,表达了收到友人赠杖后的喜悦与感激之情。诗人自比为身着布褐纶巾的隐士,这不仅体现了其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也暗示了与友人之间超越物质的深厚情谊。
颔联“林下敢同蒙上赐,花前绝胜倩人扶”,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在林下与花前,诗人愿意接受这份珍贵的礼物,而不是依赖他人扶持,这既是对友人深情厚谊的回应,也是对自己独立人格的坚守。
颈联“朱藤未见来南诏,斑竹徒闻赠洛都”,通过对比朱藤与斑竹的不同命运,暗喻了友人赠杖的珍贵与不同寻常。南诏与洛都是古代地名,这里借以强调这份礼物的特殊性和来自远方的情谊。
尾联“支离病骨君能念,消得儿童唤老夫”,诗人以自己的身体状况为切入点,表达了对友人深切关怀的感激。即使自己身体多病,友人的这份心意也能让他感到温暖,甚至让孩子们都来呼唤他,体现了友情的温馨与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赠杖这一具体事件的描写,展现了深厚的人际情感,以及在友情中所体现的相互理解、支持与关怀。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