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花滴沥月上天,利觜迎人著不得
嘈然歘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
喧腾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听者惑。
露花滴沥月上天,利觜迎人著不得。
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
天生有时不可遏,为尔设幄潜匡床。
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
拼音版原文
翻译
深夜的夏夜兰堂敞开,飞舞的蚊子在黑暗中发出雷鸣般的声响。突然的嘈杂声让人惊愕,仿佛从南山传来阵阵轰鸣。
热闹的场景如同狂欢,无知的人分辨不出,听者也感到困惑。
露水滴滴答答,月亮升上天空,尖锐的蚊鸣让人无法靠近。
我身高七尺,你们却像芒刺般刺痛我,我孤单,你们众多,使我受伤。
大自然的规律难以阻挡,我为你们设下隐蔽的帐幕和床铺。
随着秋天的到来,清晨的清凉商乐响起,我羞于让你们微小的身影被丹鸟所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夜里兰堂中蚊虫纷飞的生动图景。诗人通过对蚊声的细致刻画,传达出一种夏日闲适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和自嘲。
"沈沈夏夜兰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这里"沈沈"二字形容夜色深沉,而"兰堂开"则是指夏夜中庭院内的景象。"飞蚊伺暗声如雷"生动地描绘了蚊虫在黑暗中飞舞的声音,如同远处的雷鸣,显示出诗人对细微之物的观察力。
"嘈然歘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中的"嘈然"形容声音杂乱而连续,"歘起"则表示惊讶和不安。"殷殷若自南山来"中,诗人用"殷殷"来形容蚊声的持续不断,这里的比喻让人联想到远方传来的某种声音或信息。
接下来的几句"喧腾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听者惑。露花滴沥月上天,利觜迎人著不得。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描绘了夜晚的热闹场景和蚊虫对人的骚扰。诗中的"喧腾鼓舞喜昏黑"表达了一种热烈而混沌的氛围,而"昧者不分听者惑"则透露出一种迷茫与困惑。"露花滴沥月上天,利觜迎人著不得"中的"露花"应指的是露水珠光,而"利觜"形容蚊虫锋利的嘴部器官,这里强调了蚊虫对人的侵扰。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的孤立无援和自我嘲讽。
"天生有时不可遏,为尔设幄潜匡床。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这几句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以及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无奈感受。"天生有时不可遏"意味着天生的规则无法阻挡,而"为尔设幄潜匡床"则是说为了某种目的或情境而设置屏障和保护措施。最后两句"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中,"清商"指的是清晨的市场声响,而"羞尔微形饲丹鸟"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微小形象的自嘲,同时也可能是对某种生活状态或境遇的一种隐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蚊虫这一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既有夏夜闲适之情,也有孤独与无奈的自我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