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心霜下松,名与隆公齐
出处:《留别心老》
宋 · 陈与义
老心霜下松,名与隆公齐。
人物北斗南,佛事东院西。
平生四海脚,不踏四海泥。
晚说汝州禅,饱啖天宁齑。
梦中与我遇,相扶两枯藜。
每见眼自明,不复烦金篦。
却从梦中别,未免意惨悽。
它时访生死,林深路应迷。
人物北斗南,佛事东院西。
平生四海脚,不踏四海泥。
晚说汝州禅,饱啖天宁齑。
梦中与我遇,相扶两枯藜。
每见眼自明,不复烦金篦。
却从梦中别,未免意惨悽。
它时访生死,林深路应迷。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老心:老树。霜下:霜雪中。
松:松树。
名:名声。
隆公:历史上的某位有名人物。
人物:人物。
北斗:北斗七星。
南:南方。
佛事:佛教活动。
东院西:东院西边。
四海脚:足迹遍布四海。
四海泥:尘世污垢。
汝州禅:汝州的禅学。
天宁齑:天宁寺的咸菜。
枯藜:荒凉的藜田。
藜:藜草。
金篦:古时用来刮除眼睛杂质的工具。
意惨悽:心情悲凉。
它时:将来。
生死:生死之事。
林深路:深林中的道路。
翻译
老树在霜雪中屹立如松,名声与隆公相当。人物如同北斗星之南,佛事活动则在东院西边举行。
一生足迹遍布四海,但从不沾染尘世污垢。
晚年谈论汝州的禅理,享受天宁寺的咸菜。
梦境中与我相遇,相互扶持走过荒凉的藜田。
每次相见,眼神明亮,不再需要金篦来清理。
醒来后与你分别,心中难免感到凄凉。
将来若再探寻生死之谜,恐怕深林里的道路会迷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所作的《留别心老》。诗中以“老心霜下松”起笔,比喻心老坚韧如经霜不凋的松树,与隆公齐名,显示出心老的高尚品格。接下来的“人物北斗南,佛事东院西”,描绘了心老在人间和佛界的活动,他行踪不定,但精神世界丰富。
“平生四海脚,不踏四海泥”赞美心老一生足迹遍布天涯,但始终保持高洁,不沾染尘世污秽。后句“晚说汝州禅,饱啖天宁齑”则写心老晚年在汝州修习禅法,生活简朴,仅以齑菜为食。
“梦中与我遇,相扶两枯藜”描述诗人与心老在梦中相遇,相互扶持的情景,表达了深厚的友情。诗人感到心老的智慧如同明灯,使自己眼睛明亮,无需再借助外物。“却从梦中别,未免意惨悽”道出诗人醒来后的离别之感,心中充满哀伤。
最后两句“它时访生死,林深路应迷”预示着诗人将来或许会迷失在寻找心老的归宿之路,暗示了对友人深深的怀念和对未知命运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梦境和现实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心老的敬仰和离别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