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原六辔咏如丝,蓬阁金莲下直时
出处:《宿昌平刘谏议祠次韵赠蒲汀学士》
明 · 严嵩
秋原六辔咏如丝,蓬阁金莲下直时。
贪看碧山频驻马,喜过琳宇谩题诗。
周田禾黍民歌岁,汉室园陵吏奉祠。
仙侣别离知不惯,玉堂明月定相思。
贪看碧山频驻马,喜过琳宇谩题诗。
周田禾黍民歌岁,汉室园陵吏奉祠。
仙侣别离知不惯,玉堂明月定相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原野上驾车游历的情景,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欣赏。首句“秋原六辔咏如丝”,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驾车在秋日原野上的行进之感,仿佛马缰绳的牵动如同细丝般轻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
接着,“蓬阁金莲下直时”一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官署比作蓬阁,金莲象征着官员们结束公务后的轻松与愉悦,描绘了一幅官员们在繁忙工作后享受片刻宁静的画面。
“贪看碧山频驻马,喜过琳宇谩题诗”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痴迷与喜爱。他因被眼前的碧绿山色所吸引,多次停下马车,流连忘返,甚至在经过美丽的园林时,也不禁提笔题诗,抒发心中的喜悦与感慨。
“周田禾黍民歌岁,汉室园陵吏奉祠”两句,转向对民生与历史的思考。周田上生长着禾黍,百姓欢歌庆祝丰收之年;汉室的陵墓由官吏们恭敬地祭祀,体现了对古代文明与历史的尊重与怀念。
最后,“仙侣别离知不惯,玉堂明月定相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与爱情的深情思念。即使与朋友分别,心中也难以割舍,尤其是当月光洒满玉堂之时,更会勾起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友情和爱情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