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版原文
白云老翁乐且贫,眼如紫电炯有神。
麻衣纸扇趿两屐,头戴一幅东坡巾。
清晨扣户走过我,谓我旧是诸侯宾。
入门长揖肆雄辩,动引四代卑先秦。
初疑傲睨意肮脏,稍久渐觉情真淳。
从兹兴至每一到,不问风雨并昏晨。
矫如野鹿不受絷,去不可挽送乃嗔。
我来杜曲少朋旧,一境二姓唯朱陈。
租征税迫夜继日,未暇与我谈逡巡。
荒村不意得此老,洗我三斗胸中尘。
我时信口答所问,怪我出语多惊人。
翁年耳顺学不倦,片言有益书诸绅。
我惭习懒竟成癖,日影照腹脚未伸。
起来巾栉不自理,一饭且饱南湖莼。
诸生幼弱学久废,数字费我言谆谆。
翁来相对辄太息,谓可馆阁胡沉沦。
人生富贵等泡幻,达何可喜穷何颦。
纷纷道路饿死骨,半是台省公侯身。
庞公未为无所遗,夫妇白首襄阳民。
翁闻我语乃大噱,呼我共醉华阳春。
正须狎昵到鸥鹭,何必影像图麒麟。
秦淮雨过秋水碧,中有一尺黄金鳞。
明朝买鱼期再酌,我自掇拾山中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许白云的老翁,他生活简朴但精神矍铄,眼神犀利,身着麻衣,手持纸扇和草鞋,头戴东坡巾,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风度。他来访时,虽曾自称旧日诸侯之宾,但言语间充满雄辩,引经据典,初听似有傲气,但相处久了发现其情感真挚。他的到来给诗人带来清新的气息,两人无论风雨早晚都畅谈甚欢,老翁的智慧和豁达让诗人深感敬佩。
诗人感叹自己懒散无为,而老翁却学而不倦,他的言论对诗人影响深远。他们之间的交往,让诗人感到生活的真谛,不必追求权贵,像野鹿般自由自在。老翁的到来也让诗人得以暂时忘却世事纷扰,享受淳朴的生活。
诗中提到的“秦淮雨过秋水碧,中有一尺黄金鳞”,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色,预示着他们未来的相聚。诗人期待与老翁再次相聚,共享酒食,甚至计划亲自采集山中薪柴,显示出他们的友情深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赠予许白云的描述,展现了老翁的独特魅力和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态人情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