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欲谢湖海,归欤卧茅屋
醇酎诳渴吻,大房诱饥腹。
一阈内外间,鲜不妄举足。
堂堂七尺躯,顷刻万感触。
人生性本静,情动乃有欲。
静善动亦善,尧舜可同躅。
动恶丧厥静,为桀为禽犊。
恭惟方寸心,性情赖管束。
勿狎宁孔畏,匪狂尚箕肃。
思精造诣深,察久酬应熟。
北辰居其所,初九不远复。
可待豮豕牙,故已童牛牿。
性静人所同,心静我所独。
心静非不动,存性情乃伏。
天地与我者,所宝不盈掬。
完我所固有,得之异逐鹿。
苦辛子祝子,为亲营半菽。
颇欲谢湖海,归欤卧茅屋。
清夜一孤灯,不疚内自烛。
养气非养体,未藉台馈肉。
胸中线五色,笔底泉万斛。
谁其相料理,回首送鸿鹄。
离娄下十四,三自义何缛。
紫阳居资对,我亦当熟读。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题祝公辅静得斋》。诗中抒写了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和对个人修养的重视。
开篇“郑卫撼俗耳,姬姜接凡目”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喧嚣与平常事物的感受和观察。接着,“醇酎诳渴吻,大房诱饥腹”则描绘了一种对待物欲的态度,既有批判之意又不失慈悲。
“一阈内外间,鲜不妄举足”显示了诗人对于行动和言语的谨慎与选择。在“堂堂七尺躯,顷刻万感触”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丰富,尽管身体有限,但感受却是无限的。
随后,“人生性本静,情动乃有欲。静善动亦善,尧舜可同躅”表达了对人性的思考和认识。这里提及“尧舜”,即古代圣君尧和舜,意在说明,即便是伟大的人物,在处理内心的平静与情感的运动时,也是一致的。
然而,“动恶丧厥静,为桀为禽犊”又指出了当情感失控时会导致灾难,这里的“桀”和“禽犊”都是古代暴君的名字,象征了人性的另一面。
诗中还有一段:“恭惟方寸心,性情赖管束。勿狎宁孔畏,匪狂尚箕肃。”这里诗人强调了内心的自律与管理,以及对待狂妄行为的警觉态度。
接着,“思精造诣深,察久酬应熟”则是诗人对于思考和行动的深入探讨,主张慎重和成熟。紧接着,“北辰居其所,初九不远复”中“北辰”象征着方向和归宿,表达了对内心平静状态的向往。
随后的“可待豮豕牙,故已童牛牿”则描绘了一种宁静自然的生活场景。而“性静人所同,心静我所独。心静非不动,存性情乃伏”中,诗人表达了对于内心平静的个人体验和认识,尽管外界可能有诱惑,但内心可以保持静默与自制。
最后,“天地与我者,所宝不盈掬。完我所固有,得之异逐鹿”则是诗人对宇宙万物以及个人的存在价值的思考和感悟。这里“天地与我者”表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修养、情感管理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深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