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久高寒犹露饮,花阴传漏已三筹
出处:《吟社饮桂月边即席次韵》
宋 · 周密
白头强逐少年游,闲倚西风十二楼。
共醉玉壶千古月,平分香国一天秋。
祇应李白怜吾意,不信姮娥识此愁。
夜久高寒犹露饮,花阴传漏已三筹。
共醉玉壶千古月,平分香国一天秋。
祇应李白怜吾意,不信姮娥识此愁。
夜久高寒犹露饮,花阴传漏已三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桂花月色下饮酒作诗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文人雅趣和浪漫情怀。首句“白头强逐少年游”,以白发苍苍的诗人自比,虽年岁已高,却依然保持着对年轻时光的追忆与热爱,展现出一种超脱于年龄的青春心态。接着,“闲倚西风十二楼”一句,通过倚靠在西风中的高楼,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超凡脱俗的意境。
“共醉玉壶千古月,平分香国一天秋”两句,将诗人与友人的欢聚比作与千古明月共醉,与满园桂花香共赏,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共同欣赏。这里运用了“玉壶”这一意象,既指月亮,也象征着纯洁与高雅,同时与“共醉”相呼应,增添了诗的韵味。
“祇应李白怜吾意,不信姮娥识此愁”两句,诗人借用李白的诗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同时也暗示自己的愁绪可能只有月下嫦娥能理解。这种借古人抒己意的手法,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情感深度。
最后,“夜久高寒犹露饮,花阴传漏已三筹”描绘了深夜时分,诗人与友人仍在露天饮酒,时间已经很晚,但他们的兴致未减。通过“花阴传漏”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夜深人静,也愿意共享这份难得的相聚时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