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白云散白石,小姑蛾眉翠欲滴
出处:《舟中为人题青山白云图》
元 · 李孝光
江气赑屃如蛟龙,晓风吹落金芙蓉。
神女淩波洗云去,莫为行雨阳台东。
朝来白云散白石,小姑蛾眉翠欲滴。
老蛟化为百岁翁,彭郎矶头夜吹笛。
神女淩波洗云去,莫为行雨阳台东。
朝来白云散白石,小姑蛾眉翠欲滴。
老蛟化为百岁翁,彭郎矶头夜吹笛。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江景画卷。开篇“江气赑屃如蛟龙”,以赑屃(传说中的龙的一种)比喻江水的气势磅礴,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江水的雄浑与力量。接着,“晓风吹落金芙蓉”一句,将晨风拂过水面的景象比作金色的荷花飘落,既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美丽,又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和色彩感。
“神女淩波洗云去,莫为行雨阳台东”两句,借用了楚襄王梦见巫山神女的典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神秘与不可捉摸。这里的“行雨”指巫山神女的传说,而“阳台”则是其常出现的地方,诗人通过这一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浪漫气息。
“朝来白云散白石,小姑蛾眉翠欲滴”则描绘了早晨云雾散去后,露出的清澈石面和小姑山的翠绿峰峦,仿佛山峰上的眉毛都快要滴下绿色的露珠,细腻地刻画了自然景观的清新与生机。
最后,“老蛟化为百岁翁,彭郎矶头夜吹笛”一句,将古老的神话元素融入其中,老蛟化身为百岁的老人,在夜晚于彭郎矶头吹笛,既体现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轮回,也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幻想色彩,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引人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想象的江边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和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