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王明躬孝治,正要夔典乐全文

王明躬孝治,正要夔典乐

出处:《送王郁教授
宋 · 李石
阴山多风埃,白日下雨雹。
君子何必陋,士气见淳朴。
巴江亦能骚,兰陵善为学。
斯文随所化,后辈仰先觉。
褐衣怀美质,隐隐含山璞。
先生来何迟,绚秀待追琢。
板舆行不难,双雁度云邈。
未嫌一箪蔬,颇胜五鼎渥。
教人此其本,何异垫巾角。
我昔困齑盐,为子得妙斲。
王明躬孝治,正要夔典乐
小试台阁资,还来侍经幄。

拼音版原文

yīnshānduōfēngāibáixiàbáo

jūnlòushìjiànchún

jiāngnéngsāolánlíngshànwèixué

wénsuísuǒhuàhòubèiyǎngxiānjué

怀huáiměizhìyǐnyǐnhánshān

xiānshēngláichíxuànxiùdàizhuīzhuó

bǎnxíngnánshuāngyànyúnmiǎo

wèixiándānshūshèngdǐng

jiàorénběndiànjīnjiǎo

kùnyánwèimiàozhuó

wángmínggōngxiàozhìzhèngyàokuídiǎn

xiǎoshìtáiháiláishìjīng

注释

阴山:指北方山脉。
风埃:风沙。
陋:鄙视, 自卑。
淳朴:朴实无华。
巴江:长江上游的别称。
骚:激发诗情。
兰陵:古地名, 以学术闻名。
善:擅长。
斯文:文雅之风。
先觉:先知先觉的人。
褐衣:粗布衣服。
山璞:未经雕琢的玉石。
绚秀:光彩照人。
追琢:雕琢打磨。
板舆:简易木车。
云邈:高远的云天。
一箪蔬:一篮子蔬菜。
五鼎渥:丰盛的宴席。
垫巾角:比喻提升地位。
妙斲:精妙的启发。
王明:明君。
夔典乐:古代音乐官员夔的角色。
侍:陪伴。
经幄:讲经的场所。

翻译

阴山地区多风尘,白天竟然下冰雹。
君子不必自视卑微,士人的气质显现淳朴的本质。
巴江也能激起诗情,兰陵之地善于学术研究。
文雅之风随环境变化,后辈敬仰先贤的智慧。
穿着粗布衣的人怀有美好的品质,深藏不露如山中璞玉。
先生为何来得如此迟,才华出众等待雕琢。
乘坐简陋的木板车并不困难,双雁翱翔在遥远的云端。
我不嫌弃简朴的食物,胜过丰盛的宴席。
教育的根本在于本质,这与垫高头巾有何不同。
我过去生活清贫,却因你得到精妙的启发。
王明亲力亲为,以孝治理国家,正需要夔那样的音乐人才。
我在官场稍作尝试,但最终还是回到讲经的岗位上陪伴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名为《送王郁教授》。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物品性的赞美,表达了对受教育者之才气的肯定,以及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阴山多风埃,白日下雨雹。君子何必陋,士气见淳朴。" 开篇即以阴山多风和白日下雨雹的自然景象,描绘出一种清新脱俗的境界,通过对君子的赞誉,表达了对人才品性的认可。

"巴江亦能骚,兰陵善为学。斯文随所化,后辈仰先觉。" 这几句诗中提到巴江和兰陵,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化之地,通过赞美这些地方的文化教育传统,强调了知识和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后人对前贤的敬仰。

"褐衣怀美质,隐隐含山璞。先生来何迟,绚秀待追琢。" 褐衣象征着清贫和高洁,诗中通过对先生品性的描写,以及对其到来的期待,表现了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

"板舆行不难,双雁度云邈。未嫌一箪蔬,颇胜五鼎渥。教人此其本,何异垫巾角。" 这几句诗通过对旅行和书籍的比喻,以及对简单生活的赞美,强调了教育的根本和知识的重要性。

"我昔困齑盐,为子得妙斲。王明躬孝治,正要夔典乐。小试台阁资,还来侍经幄。" 最后几句诗中,诗人提到自己的学识,以及对王郁教授的尊敬和期待,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承诺和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深刻地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个人修养、文化传承以及教育理念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