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美为元包锡贡,残膏分丐雪翻尝
出处:《三用韵答饶计使》
宋 · 赵汝腾
郡凋亦办七茶纲,不似霜台雀舌香。
上美为元包锡贡,残膏分丐雪翻尝。
三为大有天王飨,二得坤中臣道方。
退食自公味公赐,狂吟牵动璟心肠。
上美为元包锡贡,残膏分丐雪翻尝。
三为大有天王飨,二得坤中臣道方。
退食自公味公赐,狂吟牵动璟心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郡凋:形容地方衰败。雀舌香:比喻茶叶品质极佳。
元包锡贡:元首专享的贡品。
残膏:剩余的精华。
天王飨:天子的盛宴。
坤中臣道:坤卦代表地,象征臣子应遵循的原则。
退食:退朝后的饮食。
公赐:公家所赐食物。
璟心肠:景帝的心意或情感。
翻译
即使郡县凋敝,也要供应七种茶叶,不像霜台上雀舌般香气四溢。最好的茶叶作为元首的贡品,剩下的残渣也被分发给贫寒之人品尝。
三是为天王盛宴所用,二是符合臣子之道的坤位象征。
退朝后享用公家的美食,诗兴大发触动了景帝的心弦。
鉴赏
这首宋诗《三用韵答饶计使》是赵汝腾所作,主要通过描述郡中茶叶的采集和分配,展现了地方官员对朝廷的贡献以及诗人个人的情感。首句“郡凋亦办七茶纲”描绘了郡县虽贫瘠但仍尽力完成朝廷的茶叶征收任务,暗示地方官员的责任与辛劳。次句“不似霜台雀舌香”以雀舌比喻茶叶的珍贵,强调其品质之高。
“上美为元包锡贡”进一步说明茶叶的优质,被选为上等贡品,而“残膏分丐雪翻尝”则表达了对剩余茶叶的珍惜,即使是残余也视为佳肴,与雪共尝,体现了诗人对美食的享受和对物力的节俭态度。
“三为大有天王飨,二得坤中臣道方”两句,通过数字“三”和“二”可能是指三次献给天子,两次供奉给地方官员,寓意着对皇权和地方治理的忠诚。同时,“坤中臣道方”暗指自己作为臣子遵循地道的原则。
最后两句“退食自公味公赐,狂吟牵动璟心肠”表达了诗人公务之余,品味公家赐予的食物,内心充满感慨,通过吟诗抒发情感,触动了友人饶计使的心弦。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描绘了官场的现实,又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风范和对朝廷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