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守疆界,干犯清平
出处:《偈颂二十四首 其八》
宋 · 释智愚
镜容鹰爪,面目可憎。
掉发南岳,下山教化。
从臾梼林,对御讲经。
不守疆界,干犯清平。
灭得中峰正法眼,破沙盆子话方行。
掉发南岳,下山教化。
从臾梼林,对御讲经。
不守疆界,干犯清平。
灭得中峰正法眼,破沙盆子话方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镜容鹰爪"形象地刻画出人物面貌的凶狠,如同鹰之利爪映在镜中;"面目可憎"则直接表达了对他的贬斥。接下来的"掉发南岳,下山教化"暗示他可能是一位出家的高僧,离开深山南岳去传播佛法。
"从臾梼林,对御讲经"描绘了他在森林中为众人讲解佛理的场景,"从臾"意为随从,"梼林"象征修行之地。"不守疆界,干犯清平"暗指他超越常规,挑战世俗秩序,追求佛法真理。
最后两句"灭得中峰正法眼,破沙盆子话方行","中峰正法眼"代表佛法的最高境界,"破沙盆子"可能是指破除迷惑,"话方行"则表示他的教诲深入人心。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赞扬了这位僧人敢于挑战、追求真理的精神,同时也揭示了他的特立独行和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