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上高台散幽郁,独开襟袖挹清风
出处:《南康县清暑台》
宋 · 金君卿
子康疏略人皆笑,即墨孤危众所攻。
遇主卒封齐万户,会时犹位汉三公。
二贤养正堪忻慕,百里徒劳且晦蒙。
闲上高台散幽郁,独开襟袖挹清风。
遇主卒封齐万户,会时犹位汉三公。
二贤养正堪忻慕,百里徒劳且晦蒙。
闲上高台散幽郁,独开襟袖挹清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疏略:粗疏不拘小节。孤危:孤立无援,处境危险。
万户:古代封地,表示拥有大量人口和财富。
三公:古代朝廷中最高的三个官职。
养正:培养正确的道德或原则。
忻慕:欣喜仰慕。
晦蒙:隐晦不明,不显眼。
幽郁:心情压抑,郁闷。
襟袖:衣襟和衣袖,借指人的胸怀。
挹清风:迎接清风,象征净化心灵。
翻译
子康为人粗疏不拘小节,常被人嘲笑,他在即墨孤立无援,受到众人攻击。他最终遇到了明主,被封为齐地万户侯,时运之下还位居汉朝三公之列。
两位贤德之人培养正道,令人欣喜仰慕,他在百里之地的努力却显得徒劳且隐晦不明。
在闲暇时,他登上高台排解心中郁结,独自敞开衣襟,迎接清风的吹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金君卿所作的《南康县清暑台》。诗中,作者以子康和即墨两位贤者为典故,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子康疏略被众人嘲笑,即墨孤危却能坚守,最终得到封赏和高位。诗人借此寓言,感叹自己虽有修养和才能,却在现实中显得徒劳且不被理解("百里徒劳且晦蒙"),只能在清暑台上独自排遣郁闷,享受清风("闲上高台散幽郁,独开襟袖挹清风")。整体来看,此诗借古喻今,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淡淡哀愁和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