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献甘泉赋,仍登片玉科
出处:《送李正字之蜀》
唐 · 武元衡
已献甘泉赋,仍登片玉科。
汉官新组绶,蜀国旧烟萝。
剑壁秋云断,巴江夜月多。
无穷别离思,遥寄竹枝歌。
汉官新组绶,蜀国旧烟萝。
剑壁秋云断,巴江夜月多。
无穷别离思,遥寄竹枝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已献:已经献出。甘泉赋:赞美甘泉的诗篇。
仍登:再次登上。
片玉科:科举考试。
汉官:朝廷官员。
新组绶:新的官印。
蜀国:古代蜀地。
旧烟萝:过去的山林生活。
剑壁:剑门关。
秋云断:秋云被切割。
巴江:长江上游支流。
夜月多:夜晚月光皎洁。
无穷:无尽的。
别离思:离别之情。
遥寄:寄托于远方。
竹枝歌:源自民间的歌曲。
翻译
我已经献上了颂扬甘泉的诗篇,现在又登上了科举的台阶。在朝廷任职,我佩戴着新的官印,回忆起曾在蜀地的山林中度过的日子。
秋天的剑门关上,云层被切割,夜晚的巴江边,月光格外明亮。
无尽的离别之情涌上心头,我将它寄托在遥远的竹枝歌谣之中。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武元衡的《送李正字之蜀》,是一首送别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无限思念。
“已献甘泉赋,仍登片玉科。”这两句表明诗人已经向友人展示了自己的文采,并再次攀登到诗歌创作的高峰。甘泉指的是甘泉池,是古代文人聚会吟咏之地;片玉科,则是比喻高洁脱俗的文学作品。
“汉官新组绶,蜀国旧烟萝。”这里通过对汉朝官员新颖服饰和蜀地古老烟雾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剑壁秋云断,巴江夜月多。”这两句则是通过剑阁雄伟壮丽的景象和巴江静谧明亮的夜色,来形容诗人心中的别离之情。剑壁指的是剑门关,是古代蜀道上的一处险要;巴江即今天的巴河。
“无穷别离思,遥寄竹枝歌。”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无限离愁,并通过遥寄一曲竹枝词来传达自己的情感。竹枝词是唐代流行的一种民间歌谣形式,多用以寄托感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