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囊曾不惜,还遣野人闻
出处:《王漕舟行邵伯枯河之间一花独秀有诗次韵》
宋 · 章甫
志在冥鸿上,舟行白鹭群。
水花明晚色,诗态蔼春云。
独立兴三叹,孤斟为十分。
锦囊曾不惜,还遣野人闻。
水花明晚色,诗态蔼春云。
独立兴三叹,孤斟为十分。
锦囊曾不惜,还遣野人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冥鸿:比喻志向高远的人。舟行:乘船而行。
白鹭群:成群的白鹭,象征清雅的环境。
水花明晚色:形容夜晚水面的波光粼粼。
诗态蔼春云:诗人的风采如同春天的云彩般温柔。
独立兴三叹:独自兴起感慨,发出多次叹息。
孤斟:独自饮酒。
十分:满杯。
锦囊:珍贵的诗囊,存放佳作。
野人:乡村或野外的人,这里指普通民众。
翻译
心志高远如冥鸿,乘舟独行于白鹭群中。夜晚水面泛起明亮的波光,诗情如春云般和煦。
我独自感慨,连连叹息三次,独自饮酒至满杯。
过去我曾不惜珍贵的诗篇,如今却愿让田野之人也能听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章甫在舟行邵伯枯河之际,所见的一幅生动画面。他心怀高远,志向如同翱翔天际的冥鸿,而身边则是白鹭群集,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景象。傍晚时分,水面泛起的水花映照着明亮的晚色,诗人的情感与诗篇的意境如春云般轻盈而温暖。
诗人独自一人,感慨万千,频频发出三声叹息,似乎在深思人生哲理。他独自饮酒,将情感倾注于杯中,这份孤独却也升华为了十分的沉醉。他毫不吝啬自己的才华,将这些诗意化作锦囊中的佳句,甚至希望能让田野之人也能感受到这份诗情画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他希望通过诗歌传递给大众的精神追求。章甫的诗才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