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应立脚五山顶,未死相闻倘有期
出处:《赠平原师妙觉归温州》
宋 · 陈著
喝破炎尘一锡飞,迂程千里访衰迟。
袖中明月无时价,面上清风似故知。
契顺何求惟勇义,参寥欲去且谈诗。
便应立脚五山顶,未死相闻倘有期。
袖中明月无时价,面上清风似故知。
契顺何求惟勇义,参寥欲去且谈诗。
便应立脚五山顶,未死相闻倘有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喝破:打破。炎尘:炽热的尘世。
一锡飞:锡杖挥舞。
迂程:曲折的路程。
衰迟:衰老的朋友。
袖中明月:比喻珍贵的友情。
无时价:无法用金钱衡量。
面上清风:如同清风拂面。
似故知:像老朋友一样熟悉。
契顺:顺应天命。
何求:追求什么。
惟勇义:只有勇气和道义。
参寥:山名,此处指隐居之地。
立脚:立足。
五山顶:五座山峰。
未死:在世。
相闻:相互听到消息。
倘有期:如果有机会。
翻译
一口酒喝破了炎炎红尘,锡杖飞舞,长途跋涉只为寻访衰老的朋友。袖中的明月虽然无价,但如同老友般亲切;脸上的清风仿佛旧识的问候。
顺应天命不求别的,只有勇气和道义;在参寥山中,我们暂且以诗会友。
即便立足于五座山之巅,只要不死,我们总有重逢的机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赠给平原师妙觉的一首诗,表达了对友人归隐温州的祝福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喝破炎尘一锡飞”描绘了妙觉僧人远离尘世喧嚣,轻装简行的形象,暗示其决心与世俗告别。次句“迂程千里访衰迟”则体现了诗人不顾路途遥远,特意前来探望友人的深情厚谊。
“袖中明月无时价,面上清风似故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明月和清风比喻为妙觉的高洁品格和深厚友谊,表达出诗人对他的敬仰和理解。第五句“契顺何求惟勇义”,赞美妙觉的勇敢和道义精神,认为这是人生最重要的追求。
“参寥欲去且谈诗”中的“参寥”可能是妙觉的别号,这里强调在即将离开之际,他们还能一同品诗论道,共享文人雅趣。最后一句“便应立脚五山顶,未死相闻倘有期”祝愿妙觉能在温州的山巅找到心灵的归宿,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期待与他即使身隔千里,也能通过文字交流保持联系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也流露出对友情的深深眷恋,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