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辞清晓扣松扉,却值支公久不归
出处:《书辩才白云堂壁》
宋 · 苏轼
不辞清晓扣松扉,却值支公久不归。
山鸟不鸣天欲雪,卷帘惟见白云飞。
山鸟不鸣天欲雪,卷帘惟见白云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清晓:清晨。松扉:松木门。
支公:指晋代僧人支遁,这里泛指隐士或高僧。
久不归:长时间未回来。
山鸟不鸣:鸟儿停止鸣叫。
天欲雪:天色阴沉,像是要下雪。
卷帘:卷起窗帘。
白云飞:白色的云朵在飘动。
翻译
我不怕清晨敲响松木门,却发现支公已经很久没有回来。山中的鸟儿不再鸣叫,天空似乎要下雪,我只能卷起窗帘,看见白云飘飞。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书辩才白云堂壁》。诗中表达了诗人独自清晨踏雪访友,却发现朋友不在的孤寂和淡淡哀愁。
“不辞清晓扣松扉”,诗人没有告别就踏上了清晨的霜冻,推开那松树旁的门扉。这里的“不辞”表现了诗人的率性与迫切,而“清晓”、“松扉”则营造出一片静谧而冷清的氛围。
“却值支公久不归”,然而等待的是朋友长时间的不归,"支公"指的是诗人要访的人,这里用了古代对朋友的尊称。"久不归"则增加了一份淡淡的哀愁和期待落空的情感。
“山鸟不鸣天欲雪”,这两句更深化了这种氛围。山间的鸟儿不再歌唱,天气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雪花,这些自然景象都在映射诗人内心的寂静与悲凉。
“卷帘惟见白云飞”,最后两句则是诗人推开窗户,只能看到天际飘逸的白云。这不仅描绘了眼前的景色,也象征着诗人的思绪随风飘散,无法触及心中的朋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友情长久未得以会面的哀愁,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