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无事任盈虚,终日欹眠观四如
出处:《苔藓山歌》
唐 · 顾况
野人夜梦江南山,江南山深松桂闲。
野人觉后长叹息,帖藓黏苔作山色。
闭门无事任盈虚,终日欹眠观四如。
一如白云飞出壁,二如飞雨岩前滴。
三如腾虎欲咆哮,四如懒龙遭霹雳。
崄峭嵌空潭洞寒,小儿两手扶栏干。
野人觉后长叹息,帖藓黏苔作山色。
闭门无事任盈虚,终日欹眠观四如。
一如白云飞出壁,二如飞雨岩前滴。
三如腾虎欲咆哮,四如懒龙遭霹雳。
崄峭嵌空潭洞寒,小儿两手扶栏干。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野人:山野之人,指远离尘世的人。江南山:泛指南方秀美的山水。
松桂闲:松树和桂树悠然自得。
帖藓黏苔:贴在墙壁上的藓苔和青苔。
盈虚:指事物的盈满和亏损,这里比喻世间的变化。
欹眠:斜倚而眠。
一如:如同,比喻之一。
白云飞出壁:形容云彩飘逸的景象。
飞雨:飘落的雨滴。
腾虎:奔跑的老虎。
霹雳:雷电,比喻惊人的变化。
嵌空:深陷、凹入。
潭洞:深潭和洞穴。
小儿:小孩子。
栏干:栏杆,扶手。
翻译
山野之人夜晚梦见江南的山,那江南深山里松树桂树悠然自得。梦醒后他长声叹息,将贴在墙壁上的藓苔和青苔当作山色来看。
他关门无事,任凭外界事物盈亏变化,整天歪着身子躺着,欣赏四周的景象。
一是如同白云从墙壁中飘出,二是像飞雨在岩石前滴落。
三是仿佛猛虎欲要咆哮,四是懒龙遭受雷击的情景。
险峻的山势,深邃的洞穴充满寒意,小孩子用双手扶着栏杆观看这一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夜梦江南山的景象,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欣赏。"野人夜梦江南山,江南山深松桂闲"两句直接道出了诗人的梦境,他梦到了那遥远的江南山,其中有着茂密的松树和悠闲生长的桂花。
在梦醒之后,"野人觉后长叹息"表达了诗人对那美好景象的留恋和不舍。接着"帖藓黏苔作山色"一句则写出了诗人将自己的生活环境装饰得如同他所梦境中的江南山一般,通过贴上青苔绿藓来营造出山中之色。
"闭门无事任盈虚,终日欹眠观四如"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他整日沉浸于对自然界各种景象的观察和领悟。"一如白云飞出壁,二如飞雨岩前滴"则形象地描述了他所观察到的四种自然景象,其中包括了如同白云一般轻盈流动的情景,以及如同细雨在岩石前轻轻滴落的声音。
"三如腾虎欲咆哮,四如懒龙遭霹雳"两句则分别描绘了如猛虎般的力量和气势,以及如懒惰之龙遭遇雷鸣电闪的惊险景象。这些景象都在诗人心中激起了强烈的情感波动。
最后,"崄峭嵌空潭洞寒,小儿两手扶栏干"一句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小景:在陡峭的山石间,有着清凉而幽深的潭洞,而小孩子则双手扶着栏杆,好奇地探望着这个自然造就的奇观。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向往,以及他对自然界深刻而细致的观察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