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十里日已暮,风吹散作四山雾
出处:《樟山凹看云作歌》
清 · 陈展云
我与流云向上峰,足所踏处云皆封。
登临绝顶一矫首,万山脚底青冥濛。
拿云树老怒裂壁,十丈苍根络奇石。
冒天冠斗纷蔽亏,云缝坼开天一隙。
我从树杪穿云行,天风梵呗争泉声。
云光白上满襟袖,时闻虎气漫空腥。
初疑高唐山,神女方驾鹤,巫山十二正朝行,絪缊一气随风落。
又疑庐山中,匡君骖虬螭,瀑布万丈倒空泻之而化作苍龙飞。
不然云中君,洞天正沈醉,并刀乱剪琼瑶英,散作霞光恣游戏。
不然葛稚川,罗浮初炼丹,九转炉烟吹不灭,至今下界如飞绵。
万峰合气成一色,放眼每愁天地窄。
同人咫尺但闻声,细看一笑头俱白。
忽讶身跳雪海中,遍大地如金在镕。
忽惊身置盘古世,误入混沌吸元气。
一云才缩一云神,一云如主一云宾。
一云闲如丈人尊,一云忙如万马奔。
小云随侍如儿孙,数云骈立如弟昆。
妍云诡谲锦绣纹,丑云礌磊狻猊蹲。
千百万状云无定,云云一气相合并。
为狮为象为凤麟,为鼓为旗为戈刃。
人出云相触,人来云相迎。
松桧罅中云渗漏,峰峦缺处云补平。
是皆神龙出没互变化,掉尾腾掷纷纵横。
我行十里日已暮,风吹散作四山雾。
归来大笑谢山灵,此行几被云吞去。
登临绝顶一矫首,万山脚底青冥濛。
拿云树老怒裂壁,十丈苍根络奇石。
冒天冠斗纷蔽亏,云缝坼开天一隙。
我从树杪穿云行,天风梵呗争泉声。
云光白上满襟袖,时闻虎气漫空腥。
初疑高唐山,神女方驾鹤,巫山十二正朝行,絪缊一气随风落。
又疑庐山中,匡君骖虬螭,瀑布万丈倒空泻之而化作苍龙飞。
不然云中君,洞天正沈醉,并刀乱剪琼瑶英,散作霞光恣游戏。
不然葛稚川,罗浮初炼丹,九转炉烟吹不灭,至今下界如飞绵。
万峰合气成一色,放眼每愁天地窄。
同人咫尺但闻声,细看一笑头俱白。
忽讶身跳雪海中,遍大地如金在镕。
忽惊身置盘古世,误入混沌吸元气。
一云才缩一云神,一云如主一云宾。
一云闲如丈人尊,一云忙如万马奔。
小云随侍如儿孙,数云骈立如弟昆。
妍云诡谲锦绣纹,丑云礌磊狻猊蹲。
千百万状云无定,云云一气相合并。
为狮为象为凤麟,为鼓为旗为戈刃。
人出云相触,人来云相迎。
松桧罅中云渗漏,峰峦缺处云补平。
是皆神龙出没互变化,掉尾腾掷纷纵横。
我行十里日已暮,风吹散作四山雾。
归来大笑谢山灵,此行几被云吞去。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陈展云的《樟山凹看云作歌》描绘了登山者在樟山凹仰望云海的壮观景象。诗人以自我为视角,与流云共舞,仿佛攀登至云端,万山皆在其脚下。他生动地刻画了云层的奇特变化,如拿云的老树、断裂的峭壁、云缝中的天光,以及云海中似幻似真的神话意象,如仙子驾鹤、庐山瀑布化龙等。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云比作各种形态,如猛兽、仙人、炼丹士,展现了云的千变万化和神秘力量。他还描绘了人与云的互动,以及云对山势的填补和烘托,形象地揭示了自然界的神奇与和谐。
最后,诗人感叹时间流逝,日暮时分,云雾散去,他向山灵致谢,庆幸自己没有完全被云所淹没。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开阔,充分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和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