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过岭来,如今头尽白
出处:《怀张为周朴》
唐 · 贯休
张周二夫子,诗好人太癖。
更不过岭来,如今头尽白。
人传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
又到处即闭户,逢君方展眉。
不知是不是,若是即大奇。
我又闻二公,心与人不同。
一生常在寂寞中,有时狂吟入僧宅。
锦囊鸟啼荔枝红,有时冥搜海山脑。
珊瑚枝动日杲杲,圣君在上知不知,赤面浊醪许多好。
更不过岭来,如今头尽白。
人传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
又到处即闭户,逢君方展眉。
不知是不是,若是即大奇。
我又闻二公,心与人不同。
一生常在寂寞中,有时狂吟入僧宅。
锦囊鸟啼荔枝红,有时冥搜海山脑。
珊瑚枝动日杲杲,圣君在上知不知,赤面浊醪许多好。
注释
周二夫子:指周二先生,可能是一位诗人。太癖:形容有特别的癖好或习惯。
过岭:越过山岭。
头尽白:形容年纪已大。
禹力不到处:比喻难以触及的地方。
河声流向西:象征着逆境或难以改变的命运。
闭户:闭门不出。
展眉:露出笑容,表示心情愉快。
大奇:非常奇特的事情。
心与人不同:指他们的内心世界与众不同。
寂寞中:孤独的生活状态。
狂吟:放声吟诗。
僧宅:僧人的住所。
冥搜:深入思考或探索。
珊瑚枝动:形容阳光照射下的生动景象。
圣君:神圣的君主。
赤面浊醪:红脸饮酒,形容豪放不羁。
翻译
张先生周二夫子,诗才出众但有些怪癖。他从未越过山岭,如今满头白发。
人们传说禹的力量达不到的地方,河水向西流去。
他常常闭门独处,遇见你才露出笑容。
我不清楚这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的话就太奇特了。
我听说他们两位,内心世界与常人不同。
他们一生常在孤独中度过,有时狂放地吟诗到僧舍。
锦囊中的鸟儿啼叫,荔枝红艳,有时深入思考海山之秘。
珊瑚枝随阳光摇曳,圣明的君主是否知晓,他喜欢红脸畅饮浊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张的隐士与一位名叫周的人物,他赞扬张周二夫子诗歌之美,而认为其人性格过于挑剔。通过“更不过岭来,如今头尽白”可见时间的流逝和人的老去,隐喻生命的无常。而“人传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则是对远古英雄禹王力量所及之地的怀念,同时也映射出诗中人物对于超凡脱俗之人的追寻。
接着,“又到处即闭户,逢君方展眉”表达了隐士对于世事的避让和对知己的珍视。而“不知是不是,若是即大奇”则表现出诗人对于张周二夫子是否真有其人其事的疑惑与赞叹。
在后半部分,“我又闻二公,心与人不同。一生常在寂寞中,有时狂吟入僧宅”描绘了这位隐士不羁的性格和他对佛法的向往。而“锦囊鸟啼荔枝红,有时冥搜海山脑”则展示了其高洁脱俗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的丰富。
最后,“珊瑚枝动日杲杲,圣君在上知不知,赤面浊醪许多好”可能是在描写自然景象中隐士的情感流露,同时也隐含对统治者的无奈和世事的不解。整首诗通过对张周二夫子的怀念和描绘,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人格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