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文物惟君在,结搆重来是乱馀
出处:《张叔芳南涧草堂》
元末明初 · 徐贲
浴鹄湾头旧隐居,五峰秀色在庭除。
山田曾种仙家玉,石室犹藏外史书。
雨足涧声春沥沥,风平柳影月疏疏。
百年文物惟君在,结搆重来是乱馀。
山田曾种仙家玉,石室犹藏外史书。
雨足涧声春沥沥,风平柳影月疏疏。
百年文物惟君在,结搆重来是乱馀。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徐贲的《张叔芳南涧草堂》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浴鹄湾头旧隐居”点出草堂位于水边,环境清幽,暗示着过去的隐逸生活。次句“五峰秀色在庭除”进一步强调了周围的自然美景,五座山峰的秀色映入眼帘。
“山田曾种仙家玉”一句,通过想象中的仙家玉,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理想化和对自然的崇敬。而“石室犹藏外史书”则透露出草堂主人可能是一位博学之士,藏书丰富,历史典籍得以保存。
“雨足涧声春沥沥,风平柳影月疏疏”两句,通过细腻的听觉与视觉描写,展现了春雨过后山涧流水声的清脆,以及月光下柳树影子的疏淡,营造出宁静而和谐的夜晚景象。
最后,“百年文物惟君在,结搆重来是乱馀”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百年间文化积淀仅此留存,而草堂的重建似乎是在战乱之后,更显其珍贵与沧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寓情于景,既赞美了自然之美,又寄托了对历史文化的怀念,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和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