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头稚子呼不觉,窗外潇潇风雨声
出处:《夜得二绝寄子华 其一》
宋末元初 · 陆文圭
送客征衫秋八月,怀人病枕夜三更。
床头稚子呼不觉,窗外潇潇风雨声。
床头稚子呼不觉,窗外潇潇风雨声。
注释
送客:送别。征衫:远行的衣服。
秋八月:秋季的第八个月份,通常指农历八月。
怀人:想念远方的人。
病枕:因病而卧床的枕头。
夜三更:深夜,即子时,大约是晚上11点至凌晨1点。
稚子:小孩子。
呼不觉:叫唤我却没有回应。
窗外:室外。
潇潇:形容风雨声凄凉。
风雨声:自然界的风雨声音。
翻译
在秋天的八月,我送别客人,心中满是对远方人的思念。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因病无法入眠,耳边只有三更时分的风雨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季节送别友人的画面。"送客征衫秋八月",寥寥几字便勾勒出一个凉意渐浓的八月秋夜,友人穿着远行的衣衫即将离去,暗示了离别的凄清与感伤。接着,诗人通过"怀人病枕夜三更",表达了自己在病榻上难以入眠,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友人的牵挂之中。
"床头稚子呼不觉"这一句,以家中孩子的呼唤作为背景,反衬出诗人思绪纷飞、心神不宁的状态,稚子的天真无知与大人的愁绪形成了鲜明对比。最后,"窗外潇潇风雨声"以自然景象作结,风雨交加的夜晚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氛围,也寓言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场景描绘和生动的细节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自身的孤独与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