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预春秋癖,扬雄著述精
出处:《哭吕衡州六首 其六》
唐 · 元稹
杜预春秋癖,扬雄著述精。
在时兼不语,终古定归名。
耒水波文细,湘江竹叶轻。
平生思风月,潜寐若为情。
在时兼不语,终古定归名。
耒水波文细,湘江竹叶轻。
平生思风月,潜寐若为情。
注释
杜预:西晋时期的学者,以研究《左传》闻名。春秋癖:对《春秋》有特别的爱好或研究。
扬雄:汉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太玄》等作品。
著述精:著作内容精湛,学术水平高。
在时:活着的时候。
兼不语:都比较沉默,不多说话。
终古:自古至今,历史上。
归名:获得名声,被人们记住。
耒水:地名,位于中国湖南省,这里也泛指河流美景。
波文:水面上的波纹。
细:细腻,精细。
湘江:中国湖南省的主要河流,流经长沙等地。
竹叶轻:形容竹叶轻盈,随风摇曳。
平生:一生,一辈子。
思风月:喜爱自然风景,特别是风清月明的景致,也比喻高洁的情操。
潜寐:深睡,这里引申为沉浸在某种情绪或梦境中。
若为情:怀着怎样的情感,此处指梦中的情感状态。
翻译
杜预酷爱研究《春秋》典籍,扬雄的著作则展现出高超的学问。他们生前虽都少言寡语,但最终历史肯定了他们的名声。
耒水的波纹细腻,湘江上的竹叶轻盈飘摇。
一生向往着风花雪月的雅致,梦中所思又是怎样一番情怀呢?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名为《哭吕衡州六首(其六)》。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故人的怀念和哀悼之情。
“杜预春秋癖,扬雄著述精。” 这两句通过对历史上知名学者杜预和扬雄的赞誉,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文学的尊重,以及对逝者的缅怀。杜预以其《春秋左传集解》闻名于世,扬雄则以其《法言》和《太玄经》的著述而著称。
“在时兼不语,终古定归名。” 这两句强调了即便是在生前没有获得应有的认可,但最终仍然会因为其成就而流芳百世。这里的“不语”可能指的是当事人未能得到应有评价,而“定归名”则是对逝者将来的名声的肯定。
“耒水波文细,湘江竹叶轻。” 这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的情感。耒水和湘江都是古代的重要河流,它们的波纹细腻、竹叶轻柔,形成了一种静谧而又深远的意境。
“平生思风月,潜寐若为情。” 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平日里对于风月的沉思,现在在梦中也如同真实的情感一般,这种哀伤和怀想已经渗透到诗人的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总体来看,元稹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吕衡州逝去的深切哀悼,以及对其学问和贤行的崇敬。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对于生命、友情和知识价值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