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去岁游燕都,今春复来归全文

去岁游燕都,今春复来归

清末民国初 · 方仁渊
去岁游燕都,今春复来归
遥遥千里别,执手重徘徊。
徘徊出西郭,竞渡照斜晖。
笙歌沸十里,珠翠水中围。
酌君一尊酒,劝君行且迟。
至今思陈迹,一一令人悲。
宁知撤琴瑟,此去亦胡为。
岂以王事靡,畏兹简书催。
岂以志士心,终与林泉违。
梁木伤斧柯,幽兰当暑萎。
令德虽不泯,空传万口碑。
谁谓仁者寿,天道洵难推。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方仁渊所作的《丁亥六月挽曾中翰君静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对逝者的追忆与哀悼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去岁游燕都,今春复来归”,以时间的流转引出主题,暗示逝者生前的足迹与回忆。接着“遥遥千里别,执手重徘徊”两句,通过离别时的场景描写,表达了对逝者的不舍与怀念。随后,“徘徊出西郭,竞渡照斜晖”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象,斜阳映照下,人们在河边竞渡,既渲染了氛围,也寄托了对逝者的哀思。

“笙歌沸十里,珠翠水中围”描绘了热闹的送别场面,但热闹之中蕴含着哀愁,与上文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酌君一尊酒,劝君行且迟”一句,通过劝酒的动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挽留之情,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不可逆转。

“至今思陈迹,一一令人悲”将思绪拉回往昔,每一件往事都让人感到悲伤,体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接下来,“宁知撤琴瑟,此去亦胡为”表达了对逝者离去的不解与遗憾,似乎在问:为何要离开,留下如此多的遗憾?

“岂以王事靡,畏兹简书催”、“岂以志士心,终与林泉违”两句,通过反问的形式,探讨了人生选择与命运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逝者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同情与理解。

“梁木伤斧柯,幽兰当暑萎”运用比喻手法,将逝者比作折断的斧柄和在酷暑中凋零的幽兰,形象地描绘了逝者生命的终结与美好事物的消逝,增添了诗的哀婉之情。

最后,“令德虽不泯,空传万口碑”表达了对逝者高尚品德的赞美与怀念,即使逝去,其美德仍被后人传颂。而“谁谓仁者寿,天道洵难推”则以疑问句式,表达了对生命长短与天道难以预测的感慨,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逝者的哀悼,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索,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深具感染力的挽诗。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