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閤閒无奈,江山兴有馀
出处:《送史同叔知池州 其二》
宋 · 孙应时
人地维垣后,功名治郡初。
细寻循吏传,少辍子云书。
铃閤閒无奈,江山兴有馀。
由来形胜地,保障定何如。
细寻循吏传,少辍子云书。
铃閤閒无奈,江山兴有馀。
由来形胜地,保障定何如。
注释
人地:人事变迁。维垣:人事沧桑。
功名:追求功名。
治郡:治理郡县。
循吏传:遵循德政的官员传记。
少辍:偶尔放下。
子云书:杨雄(西汉学者)的著作。
铃閤:官署中的铃声和门扉。
閒无奈:无法平静。
江山兴:美景激发的兴致。
形胜地:险要的地理位置。
保障:屏障作用。
定何如:会怎么样。
翻译
在人事变迁之后,他开始追求功名,在治理郡县之初。仔细研读那些循吏的事迹,偶尔放下杨雄的著作。
面对空闲的官署,心中却无法平静,美景激发了他的兴致。
自古以来,这样的险要之地,能成为国家的屏障会怎样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所作,名为《送史同叔知池州(其二)》。从艺术风格和语言表达上看,这首诗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沉稳内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中的“人地维垣后,功名治郡初”两句,是在描绘史同叔即将赴任池州知州之职的情景。"人地维垣后"形容他即将踏上新的工作岗位,而"功名治郡初"则表明这是他开始展现政治抱负和才能的起点。
"细寻循吏传,少辍子云书"两句中,“细寻”意味着仔细研究和探求,"循吏传"是指遵循前人行政经验和法规,而“少辍子云书”则隐含诗人对史同叔的期许,希望他能够像古代贤良一样留下不朽的政绩。
在接下来的“铃閤閒无奈,江山兴有馀”中,“铃閤閒无奈”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感到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感,而"江山兴有馀"则表达了即将到来的美好景象和未来的希望。
最后两句“由来形胜地,保障定何如”,"由来形胜地"是说池州自古以来便是一个风水宝地,而"保障定何如"则是在询问史同叔在这个地方能否确保安全、实现治理的成果。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情感,也寄寓着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期许。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展现了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