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为君等挂人意,不一粗省心不甘
出处:《过紫云庵看梅》
清 · 郑珍
云南梅花不值钱,成林乃在紫云庵。
暮到滇城朝即深,美人在林真不谙。
当关一枝兀放入,鹊不及报呼之三。
簪斜鬟坠尽惊起,乍见情疏如有惭。
同是粗服乱头性,气味一亲神已酣。
兴浓不觉对花叹,我本无事须来南。
止为君等挂人意,不一粗省心不甘。
句留计止十日事,看山愿了回归骖。
路长人老那再到,便此舍去情何堪。
明须更谒老梅祖,愁心先过黑龙潭。
暮到滇城朝即深,美人在林真不谙。
当关一枝兀放入,鹊不及报呼之三。
簪斜鬟坠尽惊起,乍见情疏如有惭。
同是粗服乱头性,气味一亲神已酣。
兴浓不觉对花叹,我本无事须来南。
止为君等挂人意,不一粗省心不甘。
句留计止十日事,看山愿了回归骖。
路长人老那再到,便此舍去情何堪。
明须更谒老梅祖,愁心先过黑龙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珍在云南紫云庵观赏梅花的情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诗人的感慨。
首先,诗人提到云南的梅花并不珍贵,但成林的梅花却位于紫云庵中,这暗示了梅花的隐逸之美。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傍晚到达滇城,次日早晨便被林中的梅花吸引,美人般的花朵让人感到意外和惊喜。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姿态,一枝独立,仿佛在等待着什么,连喜鹊都来不及报信。梅花的出现让女子的发饰散落,她惊讶地醒来,初次见到梅花,显得有些羞涩和不自在。然而,这种粗服乱头的自然状态,与梅花的气质相投,两人似乎已经心灵相通,情感深厚。
诗人的兴致浓厚,不禁对着梅花感叹,表达了自己原本无意来访,却因梅花而心甘情愿前来。他计划在紫云庵停留十日,欣赏完山景后返回。然而,考虑到路程遥远和年岁已高,他意识到可能难以再次造访,因此对离开紫云庵充满了不舍之情。
最后,诗人表示将再次拜访老梅祖,并预感自己的愁心会先于身体越过黑龙潭。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