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雄五亩城西宅,草就玄经未得閒
出处:《题成趣亭》
元 · 倪道原
吴氏亭台水竹间,百年幽兴满松关。
匏樽雪后移当径,石榻晴来卧看山。
昼日鸣鸡花下散,春风飞燕柳边还。
扬雄五亩城西宅,草就玄经未得閒。
匏樽雪后移当径,石榻晴来卧看山。
昼日鸣鸡花下散,春风飞燕柳边还。
扬雄五亩城西宅,草就玄经未得閒。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园林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亭台楼阁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融。首句“吴氏亭台水竹间”便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空间,吴氏的亭台坐落在水光竹影之间,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接下来,“百年幽兴满松关”一句,不仅点明了时间的久远,更强调了这里的环境充满了悠长的韵味和深邃的情感。
接着,诗人通过“匏樽雪后移当径,石榻晴来卧看山”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四季变换中亭台周围的景色。雪后的匏樽(一种酒器)移至小径旁,既增添了冬日的趣味,也体现了主人对生活细节的品味;晴天时,石榻置于山前,主人悠闲地躺卧,欣赏着远处的山色,这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跃然纸上。
“昼日鸣鸡花下散,春风飞燕柳边还”两句,以鸡鸣和飞燕为线索,串联起春日的生机与活力。鸡鸣唤醒了新的一天,花下散步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柔与美好;而春风中的飞燕,则是春天特有的生动景象,它们在柳枝间穿梭,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活泼。
最后,“扬雄五亩城西宅,草就玄经未得閒”两句,借用了扬雄的故事,表达了对知识追求与隐逸生活的向往。扬雄曾居住于城西的五亩之地,专心著书立说,虽有草稿完成,却仍有未尽之意。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精神的敬仰,也暗含了对自身创作状态的一种自省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园林景致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巧妙引用,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