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山中无人到,花开花谢总不知
出处:《牡丹时》
明 · 李贽
牡丹才记欲开时,芍药于今久离披。
可是山中无人到,花开花谢总不知。
可是山中无人到,花开花谢总不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与生命的循环,通过对比牡丹与芍药的不同命运,以及山中无人的寂寥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自然规律的深刻感悟。
首句“牡丹才记欲开时”,牡丹作为春日的象征,刚刚萌发出开放的迹象,预示着生机与希望的到来。这里的“记”字,既指牡丹自身感知到春天的气息,也暗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即将来临的期待与喜悦。
次句“芍药于今久离披”,芍药与牡丹并称“花中二绝”,但此时却“久离披”,意味着它已经凋零,不再绽放。这不仅是对芍药当前状态的描述,也是对生命易逝、繁华终将消散的感慨。
接着,“可是山中无人到”,点明了环境的孤寂与荒凉。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牡丹的盛开还是芍药的凋零,都显得格外孤独,无人欣赏或感知。这一句深化了主题,让读者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人类情感之间的隔阂。
最后,“花开花谢总不知”,总结了前文的对比与思考。无论是牡丹的盛放还是芍药的凋零,都在无人关注的情况下默默进行,体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循环与人类意识之间的距离。这句话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即即使是最为绚烂的生命过程,也可能因缺乏关注而变得无足轻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人类情感的相对孤立,引发了对生命价值和存在意义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