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竹松根见,丛编手泽存
出处:《挽董监镇》
宋 · 陈著
宿善有君□,幽铭岂溢言。
何妨儒鹖弁,自可客龙门。
瑞竹松根见,丛编手泽存。
寿终无一憾,更是好儿孙。
何妨儒鹖弁,自可客龙门。
瑞竹松根见,丛编手泽存。
寿终无一憾,更是好儿孙。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善:美好的地方。幽铭:深藏的铭文,指墓志铭。
溢言:过多的言辞。
儒鹖弁:儒者身份却穿鹖弁军服,象征身份的转变或兼容并蓄。
龙门:古代比喻显赫的地位或学府。
瑞竹:吉祥的竹子,象征好运。
丛编:众多书籍。
手泽:亲手留下的痕迹,指亲笔著作。
一憾:遗憾。
好儿孙:优秀的后代。
翻译
在善地有你居住,深藏的铭文不需过多言辞。不妨身为儒者却身披鹖弁军服,自然能成为龙门之宾。
在松根下发现吉祥的竹子,众多书籍手稿中留存着你的痕迹。
你的离世没有遗憾,更是留下了优秀的后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为悼念董监镇而作的挽诗。诗中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对其品德的赞美。"宿善有君□"一句,可能原文缺失一个字,但从上下文推测,可能是赞誉董监镇平日积善行德。"幽铭岂溢言"暗示了对逝者美德的肯定,认为他的事迹无需过多溢美之词。
"何妨儒鹖弁",意指董监镇虽身为儒者,却能兼具武将的气概,显示出其人格的多元与不凡。"自可客龙门"则进一步赞扬他能在高位上仍保持谦逊,如同龙门之客,低调而有内涵。
"瑞竹松根见",以瑞竹和松根象征董监镇坚韧的品质,即使在地下也能展现出生机。"丛编手泽存",则表达了对董监镇著作或遗物的珍视,这些是他生前智慧的结晶。
最后两句"寿终无一憾,更是好儿孙",表达了对逝者无遗憾离世的欣慰,同时也称赞了董监镇教子有方,培养出优秀的后代。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充分展现了对故人的敬仰和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