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有神秀,譬彼造物宰
出处:《赠蔡九达》
明 · 顾璘
文章有神秀,譬彼造物宰。
变发云霞章,焕为日星采。
自非研精人,妙解讵能逮。
糟粕莽成苴,疮疣祗增痗。
蔡君事钻攻,搦管四十载。
攀危屡登天,会极已归海。
谓兹耀烂间,乃有黯者在。
玄珠得罔象,至味失鼎鼐。
翻然恣挥洒,涂辙忽而改。
天机互奔凑,神化绝需待。
有灵驱万象,无色备五彩。
遂使郊岛徒,总获刻薄罪。
蹇予离群久,索居益荒猥。
日诵林屋编,充然慰饥馁。
变发云霞章,焕为日星采。
自非研精人,妙解讵能逮。
糟粕莽成苴,疮疣祗增痗。
蔡君事钻攻,搦管四十载。
攀危屡登天,会极已归海。
谓兹耀烂间,乃有黯者在。
玄珠得罔象,至味失鼎鼐。
翻然恣挥洒,涂辙忽而改。
天机互奔凑,神化绝需待。
有灵驱万象,无色备五彩。
遂使郊岛徒,总获刻薄罪。
蹇予离群久,索居益荒猥。
日诵林屋编,充然慰饥馁。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赠蔡九达》是一首赞美诗,以文学创作为主题,表达了对蔡九达专注钻研文采的敬佩。诗中将文章比作神秀之物,由造物主精心塑造,变化无穷,如云霞般绚丽,日星般灿烂。只有深研之人,才能领悟其奥妙。然而,诗中也指出,若非蔡君这般苦心钻攻,寻常人难以触及其精华,而那些肤浅之作则显得粗陋不堪。
蔡君四十年如一日地握笔耕耘,不断攀登文学高峰,最终达到艺术的巅峰。然而,他并未满足于此,反而在原有的辉煌中看到了不足,如同得到玄珠却失去了平衡,至味难寻。他决定改变风格,追求更深层次的天机和神化,使得作品充满生动与变化,连郊岛这样的批评者也被他的创新所折服,但同时也因此被批评为过于刻薄。
诗人感叹自己久离群体,孤独生活,只能通过阅读蔡君的作品来寻求精神慰藉。整首诗赞扬了蔡九达的才华与追求,同时也揭示了文学创作中的探索与转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