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成被发能跃马,阴山射猎无时停
出处:《哀哉行》
明 · 谢榛
燕京小儿眉目青,出门嬉戏娘叮咛。
一蹙容颜问所欲,恨不上摘月与星。
岂意今秋值丧乱,兄妹散失身伶俜。
北去伤心涕泪零,风沙满面栖荒坰。
长成被发能跃马,阴山射猎无时停。
回首宁不念乡国,长城日落天冥冥。
哀哉行,谁堪听。
一蹙容颜问所欲,恨不上摘月与星。
岂意今秋值丧乱,兄妹散失身伶俜。
北去伤心涕泪零,风沙满面栖荒坰。
长成被发能跃马,阴山射猎无时停。
回首宁不念乡国,长城日落天冥冥。
哀哉行,谁堪听。
鉴赏
这首《哀哉行》描绘了一个燕京小儿在战乱中的悲惨遭遇,情感深沉,充满悲剧色彩。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给普通人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和痛苦。
首句“燕京小儿眉目青,出门嬉戏娘叮咛”,以清新活泼的场景开篇,描绘出和平时期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与后文形成鲜明对比。娘的叮咛,既是对孩子安全的关切,也暗示了对未来的忧虑。
接着,“一蹙容颜问所欲,恨不上摘月与星”两句,通过孩子的表情变化,表达了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天真。这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现实的残酷形成了强烈反差。
“岂意今秋值丧乱,兄妹散失身伶俜”揭示了故事的转折点——战乱的爆发。兄妹的分离,不仅意味着家庭的破碎,更象征着个人命运的无常和无助。这一转变使诗歌的情感基调从轻快转为沉重。
“北去伤心涕泪零,风沙满面栖荒坰”描绘了主人公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景象,风沙不仅指自然环境的恶劣,也隐喻着社会环境的动荡不安。主人公的“栖荒坰”,形象地表现了他们在战乱中无处可归的境遇。
“长成被发能跃马,阴山射猎无时停”描述了主人公在战乱后的成长,虽然被迫成为战士,但依然保持着对自由和战斗的渴望。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体现了人在逆境中寻求生存和尊严的努力。
最后,“回首宁不念乡国,长城日落天冥冥”表达了主人公对故乡的深深思念,长城的日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希望的渺茫。这一句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宏大背景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深度和感染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战争对个体命运的深刻影响,以及在困境中人们对于自由、家园和未来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