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膺萧律,三时守楚阍
出处:《次韵邢之翰南行留别》
明 · 殷奎
一旦膺萧律,三时守楚阍。
穷愁关月淡,幽愤海天昏。
纪咏伤前事,归耕几后恩。
柳州才岂拙,无用问天孙。
穷愁关月淡,幽愤海天昏。
纪咏伤前事,归耕几后恩。
柳州才岂拙,无用问天孙。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殷奎所作的《次韵邢之翰南行留别(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与忧愁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过往经历的反思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首句“一旦膺萧律,三时守楚阍”描绘了诗人面对命运的无奈与坚守,仿佛在说,某一天命运降临,他便不得不在三个时辰内守护着楚国的门户,暗示了诗人面临着重大责任或挑战。
接着,“穷愁关月淡,幽愤海天昏”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压抑。月色的淡薄和天空的昏暗,象征着诗人情绪的低落和内心的迷茫。
“纪咏伤前事,归耕几后恩”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经历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他通过记录和吟咏来表达对往事的哀伤,同时思考着回归田园生活后的恩惠与满足。
最后,“柳州才岂拙,无用问天孙”一句,以柳州为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我审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柳州在古代是中国的一个地方,常被用来比喻偏远或不被重视的地方。诗人在这里自谦自己的才华或许不够出众,对未来的路感到迷茫,甚至有些许的无奈和消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形象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自我价值和未来道路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