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缨解带一为欢,君王赦过不之罪
出处:《绝缨歌》
唐 · 李颀
楚王宴客章华台,章华美人善歌舞。
玉颜艳艳空相向,满堂目成不得语。
红烛灭,芳酒阑,罗衣半醉春夜寒。
绝缨解带一为欢,君王赦过不之罪。
暗中珠翠鸣珊珊,宁爱贤,不爱色。
青娥买死谁能识,果却一军全社稷。
玉颜艳艳空相向,满堂目成不得语。
红烛灭,芳酒阑,罗衣半醉春夜寒。
绝缨解带一为欢,君王赦过不之罪。
暗中珠翠鸣珊珊,宁爱贤,不爱色。
青娥买死谁能识,果却一军全社稷。
拼音版原文
翻译
楚王在章华台上设宴招待宾客,章华台上的美女擅长歌舞。她们美丽的容颜相对而视,满堂宾客只能用眼神交流,无法言说。
蜡烛熄灭,美酒将尽,春夜微寒,罗衣半掩。
为了片刻欢乐,她们解开珠饰,宽衣解带,即使犯错,君王也会赦免。
在黑暗中,珠翠碰撞发出轻响,她们宁愿舍弃美貌,也不惜一切。
即使是青楼女子,谁能真正理解她们的牺牲?她们的确救了国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会上的豪华与温馨,诗人通过对章华台上美女的歌舞、玉颜艳艳以及宴席间的情景刻画,展现了当时贵族生活中的奢华和放纵。"满堂目成不得语"表达了一种看不够、听不厌的心情,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激动与欣赏。
"红烛灭,芳酒阑"则描绘了宴会即将结束的氛围,而"罗衣半醉春夜寒"更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寂感。"绝缨解带一为欢,君王赦过不之罪"这两句透露出宴席上可能发生的一些私密交往,以及君主对此的宽容。
"暗中珠翠鸣珊珊,宁爱贤,不爱色"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享乐的精神追求和品格修养,这也是诗歌中的高光点。最后两句"青娥买死谁能识,果却一军全社稷"则带有一定的哀婉与悲剧色彩,似乎在反思某种生命的消逝或牺牲,以及这背后的深远意义。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还透露出了一种对人生、爱情和权力关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