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絮足禦寒,裋褐固其宜
姓名误通籍,六载乃于兹。
栖迟两遭刖,抱璞翻自疑。
投策返故林,开径剪茆茨。
容膝谅可安,宁复较崇庳。
北窗纳远岫,南荣列秀蕤。
幽谷变时禽,芳塘漾碧漪。
对此欣有悟,偃息忘其疲。
倦鸟思安巢,岂不恋旧枝。
云胡牵远役,行与家山辞。
云萝恰相恋,猿鹤有馀悲。
登堂慰慈母,且复念群儿。
中馈久无人,寒燠谁当知。
童仆三五辈,各各顾其私。
居者自为欢,行者惨不怡。
残书粗检点,琴剑莽无姿。
敝絮足禦寒,裋褐固其宜。
曰余婴世网,业已谢耘耔。
干世非长略,征途杳何之。
自咤还自哂,书为同调贻。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的《将北征书示同志》。诗中表达了诗人即将北征前的复杂心情和对家庭、生活的留恋与不舍。
首句“夙昔综文苑,委志赴明时”,诗人回顾了自己在文学领域的努力和对未来的期许,决心在大好时光里追求自己的理想。接着,“姓名误通籍,六载乃于兹”两句,透露出诗人可能在官场或学术界遭遇了一些挫折,但坚持了六年的时间。
“栖迟两遭刖,抱璞翻自疑”两句,以“刖”(古代的一种酷刑)比喻自己遭受的不公,同时表达对自己才华的怀疑。“投策返故林,开径剪茆茨”则展现了诗人决定放弃功名利禄,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诗人回归田园后的宁静生活:“北窗纳远岫,南荣列秀蕤。幽谷变时禽,芳塘漾碧漪。”诗人享受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快乐,同时也对这种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对此欣有悟,偃息忘其疲”表明诗人在这片宁静之地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忘记了世俗的劳苦。“倦鸟思安巢,岂不恋旧枝”则以鸟喻人,表达了对家庭和故乡的深深眷恋。
“云胡牵远役,行与家山辞”两句,道出了诗人不得不离开家园的无奈和不舍。“云萝恰相恋,猿鹤有馀悲”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伤感氛围。
最后,“登堂慰慈母,且复念群儿”表达了诗人对母亲和子女的牵挂。“中馈久无人,寒燠谁当知”则流露出对家庭生活的担忧。“童仆三五辈,各各顾其私”暗示了家庭成员间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居者自为欢,行者惨不怡”对比了在家与外出的不同心境。“残书粗检点,琴剑莽无姿”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迷茫。“敝絮足禦寒,裋褐固其宜”则是对简朴生活的肯定。“曰余婴世网,业已谢耘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束缚的解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干世非长略,征途杳何之”则预示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自咤还自哂,书为同调贻”则以自嘲和鼓励的方式结束,希望与志同道合的人分享这份情感。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憧憬,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家庭的眷恋,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充分展示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